..續本文上一頁截斷自之煩惱相續。進一步則如模印中所有花紋,無余皆印于載體上,聖尊之功德也能印現于自相續。因此,叁門奉獻、依教奉行,也可以說是對叁寶最好的供養,是我們證入諸佛功德海的捷徑。
要依教奉行,真實地利益衆生,就應遠離罪障,清淨叁門。《維摩诘所說經》中說:“自身尚縛,欲解他縛,無有是處。”如果自己業障未淨,那根本談不上利益衆生。所以要“遠罪淨身心,誓斷諸惡業”。這裏具足了忏悔業障的四對治力——依止力、破惡力、恢複力、對治力。其中的皈投叁寶、依菩提心,即是依止力;“遠罪”,于往昔所造諸惡業起追悔心,即破惡力;“淨身心”即修持種種清淨善法,爲對治力;“誓斷諸惡業”,發誓今後縱遇命難亦不更造前所作惡業是恢複力。這裏暫不作廣說。
我們將自己交付給諸佛菩薩後,度化一切衆生的誓言不能再有退失。有些人雖然在上師面前受了菩薩戒,也發了生生世世度化衆生的大願,但真正與衆生接觸去調化他們時,一遇違緣就十分痛苦,甚至産生畏懼怯弱之念:現在末法時代,衆生確實是太剛強了,這樣下去太困難……。于是退失了自己的菩提心,這種懦弱是菩提道上的大障。
將自身心全體供養叁寶,口頭上說來容易,實際作起來是件難事。以前有許多像那若巴、密勒日巴一樣的傑出苦行者,真正做到了叁門供養。但在如今,這種人很罕見。許多人在口頭上說以叁門供養上師叁寶,但又真正做到了多少呢?法王如意寶也教誡我們,供養叁門確實很殊勝,但應當在發願前觀察自己是否真能做到,不然失壞誓言有很大過失。下了決心向上師供養自己的叁門,就不應退轉此心。而應徹底舍棄自我的執著,完全接受上師的一切教言,這樣能使相續中迅速生起與上師無二之證境。
辛二、(意幻供)分二:壬一、浴式等供;壬二、妙用供。
壬一、(浴式等供):
馥郁一淨室,晶地亮瑩瑩,
寶柱生悅意,珠蓋頻閃爍。
一間氣味芬芳的清淨宮室,鋪著亮瑩瑩的水晶地板,有著賞心悅目的寶柱,高懸的珠寶華蓋,閃爍著耀眼光華。
古印度迎請貴賓時,很重視沐浴供養,比如迎請國王,先侍奉其沐浴清淨身體,然後才開始其他儀式。我們觀想迎請諸佛受供,首先也要沐浴,整個沐浴過程分爲前行、正行、後行。
此頌是前行的觀想,首先觀想一座金碧輝煌的叁層宮室,四周有美妙的寶池,池中有湛然香潔之八功德水。這幢宮室非常廣大,頂層是正式受供的大廳,底層是迎請者(包括叁千世界所有衆生)所在地,中層是浴室,四方有門,各有寶石所砌的階梯,緩緩而下至地面。浴室地板是晶瑩的水晶,室內有七寶柱子直撐寶頂,室頂懸挂著珍珠寶蓋,以寶幢璎珞彌覆四周,室內諸寶光彩流溢,交相輝映,馥郁香氣,彌漫室中。
備諸珍寶瓶,盛滿妙香水,
洋溢美歌樂;請佛佛子浴。
備妥諸種珍貴的寶瓶,盛滿觸體生悅的香潔淨水,洋溢著美妙婉雅的歌樂,祈請諸佛和佛子來沐浴。
正行觀想自己的信心與不可思議之行願力,迎請十方淨刹所有諸佛菩薩。諸聖尊如芝麻莢開般降臨,沿四門之寶梯入浴室,此時諸聖尊所著之報化身衣飾換爲微妙素潔的白色天衣,而我們從胸口放出七彩光,光中化出無數的珍寶瓶,複化出無數供養天女,演奏種種和雅婉轉的歌樂,贊佛功德,同時,無數天女持諸珍寶瓶,從室外寶池中盛滿香水,爲諸佛菩薩沐浴,浴過聖尊之香水從二層室中流下,沐浴恭立于第一層室中的叁界所有父母衆生及自己,香水從我等頭頂灌入體內,清洗無始以來所積惡業,使之化爲黑水從全身毛孔中流出,我們的身體變爲內外透徹,如琉璃一般。無始以來的怨親債主、魔敵仇對,亦應如是得以解脫一切痛苦,趨入安樂。
香熏極潔淨,浴巾拭其身,
拭已複獻上,香極妙色衣,
亦以細柔服,最勝莊嚴物,
莊嚴普賢尊,文殊觀自在。
浴畢用妙香熏過且極其潔淨的浴巾,拭幹諸聖尊的身體,然後再向諸佛獻上最香、最美妙、色彩最莊嚴的化身服裝;同時,亦用質地細柔的衣服,各種最美妙的飾物,莊嚴普賢、文殊菩薩,以及觀自在菩薩等聖衆。
現在我們依頌文後行來觀想:諸聖尊沐浴畢,以無上妙香熏染過的潔淨浴巾,爲諸佛菩薩擦幹身體,然後供養最極美妙的化身衣飾,爲諸佛換上;同時,爲以普賢、文殊、觀音等八大菩薩爲首的廣大佛子,換上色彩殊妙的十叁種報身服飾。此時,諸聖尊用過的浴巾浴衣化爲黃光融入我們觀想者的白毫間。
意幻的沐浴供養有很大功德,在藏傳佛教的許多儀軌中,都用《入行論》這段頌詞,作爲迎請聖尊供養沐浴儀軌。有的儀軌中,迎請沐浴的頌詞特別豐富,每位聖尊專以一段頌詞作迎請供養。漢傳佛教中也有這種儀軌,稱爲浴佛儀軌,你們大多數人應該清楚吧。
壬二、(妙用供):
香遍叁千界,妙香塗敷彼,
猶如純煉金,發光諸佛身。
用香遍叁千大千世界的奇香,敷抹在猶如經十六煉純金般,閃爍光芒的諸佛身上。
接著我們觀想受用供:第一是供養塗香,屬沐浴供養的最後部分。此供養是用塗香敷抹身體表面,以增添光彩和香氣。“香遍叁千界”,“叁千界”是佛教宇宙觀,在《俱舍論》裏有較詳的說明,以須彌山爲中心,日、月、四大洲、欲界天、梵天,這樣一千個世界爲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爲大千世界,因爲具足“小千、中千、大千”故稱“叁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個佛陀所化刹土,我們所在叁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
意想自己供養諸佛的塗香,其香氣能遍及叁千世界這樣廣闊的空間,然後衆供養天女將此妙香均勻地敷抹于聖尊身表,聖尊身體本來莊嚴微妙,如同經十六煉的黃金(古印度認爲經十六煉後,黃金最爲純淨),純淨無比,敷上妙香後更加莊嚴,熠熠發光。這種供養當然也可用實物來供養聖尊像,按藏傳佛教的習慣,一邊用紅花香水、沈香或檀香水塗敷聖尊像,一邊念供養咒,以求聖尊加持,賜予悉地。
無論意幻或實物供養塗香,能得到諸佛的加持,使自己與所有衆生生起菩提心,而且以後能得到如來金色身相。
于諸勝供處,供以香蓮花,
曼陀青蓮花,及諸妙花鬘。
我向最殊勝的供養處,供上芬芳的蓮花、曼陀羅花、青蓮花等,以及各種美妙的花鬘。
諸佛菩薩是一切功德大海,是最殊勝的供養處。我們以意幻供養時,對境應包括十方世界所有聖尊,但有時爲了修各別的儀軌,對境也可以僅觀想特定的聖尊和上師。
意幻供與意緣供有所區別,意緣供是以意念緣取外境真物作供養;意幻供僅是以心意幻化、觀想而成的供養,不一定要外境真實存有這種供品。聞思過教理的人都知道,叁界萬物皆是心之幻現,我們用很真誠專注的心念去觀想某種東西供養聖尊,與用實物去供養,其實質上沒有區別,當然,這必須要供養者有一定的心念專注力與信心,方能達到完全無別的境界。
我們現在以所有聖尊爲供養境,以意幻供養各種鮮花與花鬘。諸位的意念重新回到觀想上,前面我們已觀想供養塗香,然後迎請諸佛菩薩至頂層宮室裏,請諸聖尊安住各種寶座上,此時,發揮你最大想象力,想象出各種青蓮花、金蓮花、白蓮花、紅蓮花、紫蓮花、睡蓮、千葉蓮、豆蔻花、薝葡花(印度等詩學經常用)、曼陀羅花等等,一切你能想象出的妙花,及種種鮮花編織而成的花鬘,極其美妙、香郁,將這些鮮花和花鬘供養給諸聖尊。通過這種供養,供養者將得到七菩提支花鬘。
亦獻最勝香,香溢結香雲,
複獻諸神馐,種種妙飲食。
也向諸佛菩薩獻上最好的香,香氣彌溢,結成香雲;亦獻上各種神馐,與種種色香味俱佳美無比的飲食。
我們觀想供養各種美妙的燒香、末香、熏香,這些妙香燃燒後,散發出彌漫叁千世界的香氣,同時結成香雲,來供養諸聖尊。
同時,我們也供養上妙飲食和神馐。上妙飲食指種種色、香、味最極佳美的飲食,“神馐”指各種精美的食子。格魯巴的拉薩叁大寺,在神變月時,舉行十五神馐會,供品中有很莊嚴的食子,飾有精美的酥油花,這些都可稱爲“神馐”。堪布根霍在講義中提及“神馐”如能用“叁白、叁甜”(牛奶、酸奶、酥油與白糖、冰糖、蜂蜜)來製作,功德非常大。向諸佛菩薩供養食品,可以讓自己與衆生得到禅定食,以及得加持而生起菩提心。
亦獻金蓮花,齊列珍寶燈,
香敷地面上,散布悅意花。
也要獻上排列整齊如同金蓮花般的珍寶燈,並在那用妙香塗抹過的地面上,散布點點悅意的花朵。
我們亦要觀想在諸佛聖尊前供養寶燈。燈器用各種珍寶組成,形如金蓮花,而且非常廣大,須彌山觀想爲燈芯,香水海觀想爲燈油,這些寶燈放出映徹叁千世界的光明來供養聖尊。我們經常觀想燈供或以真實燈供來供養,能積累很多資糧。學院中有些喇嘛、尼姑從小到現在,每天供一盞或七盞酥油燈,從未間斷過,你們有條件能這樣做也不是太困難吧。供燈目的是遣除自己和衆生之無明愚癡黑暗,生生世世中不再受到黑暗痛苦。
然後我們觀想整個大地上,塗灑各種香水,散布各種悅意鮮花,使整個大地變成五彩斑斓、香氣馥郁的樂園,隨之供養給諸佛聖尊。
在日常中,也可用各種香水塗灑經堂的地板,法會場所,在迎請上師時,也可在道上撒各種香水、鮮花供養上師,此舉有很大功德。現在夏季快到了,法王如意寶教誡我們:夏季的草原上布滿了鮮花,風景非常優美,我們到外面時,應該多念一些供養咒,將美好的山河大地,遍滿大地的芳草、鮮花,供養給上師叁寶,使自己和衆生的相續中生起如金剛大地一般堅固的菩提心。
廣廈揚贊歌,懸珠耀光澤,
嚴空無量飾,亦獻大悲主。
無限廣大的宮殿中洋溢著悅耳歌樂,懸垂著的珍物寶飾閃耀著亮麗之光澤,這些無數空中妙飾,也要獻給本性具足大悲的怙主。
以我們的意念想象無上之珍寶宮殿,其大…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