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小、形狀、色彩、嚴飾等等都無法衡量,其殊勝美妙也不可言說。宮殿中有無數供養天女,手持各種樂器,她們演奏詠唱著各種贊歎叁寶的歌韻;七寶殿堂放射著無邊光明,遍照法界;殿堂裏懸挂著各種妙寶、璎珞、旒蘇等各種莊嚴勝妙的飾物;無量殿外有八功德水池,池中嬉遊著各種幻現的珍禽,池邊有七寶樹;清風拂過,懸挂于無量殿檐與七寶樹上的寶鈴發出妙音,或是贊歎叁寶,或是演諸妙法,與諸清淨刹土無別。此殊勝清淨宮殿,與周圍的寶飾充滿法界,我們將此無邊的光明供物,呈獻給對每一個衆生具足大慈大悲的佛陀、金剛上師、諸大菩薩、護法聖衆等諸尊座前,祈求加持我與所有衆生在很短時間裏生起菩提心,趨入解脫道。
金柄撐寶傘,周邊綴美飾,
形妙極莊嚴,亦展獻諸佛。
金柄撐起珍貴的寶傘,傘沿點綴著令人喜悅的飾物,外觀極爲莊嚴,形態殊妙,我也要經常撐起這種寶傘供養諸佛。
此頌是將具足嚴飾的寶傘供養叁寶。寶傘是八吉祥物之一,表示以無量慈悲智慧護佑一切衆生。供養寶傘,象征叁寶有爲衆生帶來清涼解脫的能力,我們無始以來在叁界輪回中,蒙受熾熱煩惱毒火的焚燒,而依靠佛法寶傘可以息滅一切熱惱,得到無上安樂。
釋迦世尊當年轉*輪時,右邊梵天與眷屬手持五百把珍寶做成的寶傘,左邊帝釋天亦持執五百把純金所成之寶傘,以此來供養,贊歎佛陀。此種供養後來成爲一種傳統習慣,在祈請諸高僧大德轉*輪時,人們也要供養寶傘。
昨天漢族弟子們商議供養法王如意寶一柄傘。上課時法王說:供養如此寶傘,有很好的緣起。但要求傘頂爲白色,四周爲吉祥圖案,底色是紅色,表示懷業,自在祈禱的紅光周遍全世界;傘沿面是綠色,表示我們修行中發的菩提心廣大如地;綠色傘沿上繡一座白色金剛鑽石組成的大山,表示我們修習菩提心之誓願如同金剛石一樣堅固,如山一樣不可動搖;還繡有金色日輪,標志我們修行菩提心的結果——使佛法光輝普照全世界。
上師的要求與我們的商議正好相吻合,這是一個很好的緣起吧。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講義中說上面十二種意幻供養(從沐浴至寶傘供),一般修行人都能觀想,做起來不是很難,而且這種意幻供養的功德無法計量,因此所有趣入菩提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認真修持上述意幻供養。寂天論師當年是以乞丐的形象遊曆各地,一生中沒有什麼財物來供養叁寶,所以他依據佛經作了這種廣大的意幻供養方便法。以前的高僧大德也如是說:以意幻供養叁寶在一刹那間能積累無邊資糧,可以爲得佛果積累起無量功德,希求得到解脫者,何不去修持這種殊勝方便法呢?諸位都是想求證菩提的大乘行人,這種殊勝法門,能讓自己積聚廣大福德資糧,當于日常中,恒常行持。
辛叁、(願力供):
別此亦獻供,悅耳美歌樂,
願息有情苦,樂雲常住留。
此外,我也要奏響最美妙的音樂,來供養諸法聖尊,願悅耳的樂音交響成樂雲,息除衆生的一切痛苦,長久地駐留在諸佛聖衆前。
除以上十二種供養外,總說以各種清淨樂音供養雲來供養叁寶,其中包括器樂、歌樂等等。這些也能除卻衆生種種痛苦,爲他們帶來歡悅。妙音供養聚如空中之雲,無量無邊,我們以之上供下施,如同《普賢行願品》中所說,以各種供聚去供養叁寶。
我們看《百業經》,佛陀在山洞中修持火瑜伽時,帝釋天帶著乾達婆王來至洞口,彈奏天樂來供養世尊。此時山河大地都在音樂中跳起舞來,迦葉尊者爲樂音愉悅,出定而舞,世尊亦從火叁昧中而起,贊歎這種音樂供養。以美妙音樂供養,一方面能使諸聖尊愉悅,一方面能令衆生聞妙音而息除痛苦,滅除衆生之苦,實際上是對上師叁寶最重要的供養。
我們學院每一次法會、會供或開慶祝會時,法王如意寶讓我們唱一些金剛歌、跳一些金剛舞。這些金剛歌舞,大都爲麥彭仁波切所作,加持力不可思議,誰聽到或看到這種歌舞,便能種下解脫善根,與無上密法接上勝緣,而且在哪裏弘揚此金剛歌舞,哪裏的佛法就一定會興盛。印度貝諾法王說他們在印度朗卓寺,自表演麥彭仁波切作的金剛歌舞後,弘法事業越來越廣大,也再沒有遇到過修行與弘法事業上的違緣。
度化衆生需要廣大方便,隨順衆生,循循誘導。學院每年夏天有許多新來的人,一開始就給他們傳深奧的密法和灌頂,他們不一定有很大興趣,也不一定能接受,但如果告訴他們舉行盛大會供,會供中有金剛歌舞,他們會立即生歡喜心,生起很大的興趣去參加,這樣得到的加持也就相當大。這種音樂歌舞供養實質上也是度衆生的一種方便,不但密乘中如是,顯宗中也有,只不過不明顯,所以作者在頌中雲:這種能引起衆生興趣,暫時給他們帶來歡樂,息滅煩惱,最終誘導他們解脫痛苦的方便法,願如同天空中無量雲一樣,永久地駐留在聖尊前,駐留在世間。
惟願珍寶花,如雨續降淋,
一切妙法寶,靈塔佛身前。
願以珍寶、妙花,如下雨一般不斷地降落在一切勝妙的叁藏法寶、佛塔與各種佛像上面。
我們在經典中能看到,釋迦牟尼佛于出世、成道、轉*輪、涅槃時,天人、龍王皆于天上散下各種天花、珍寶,並且歌詠贊歎,以此供養世尊(許多高僧大德在轉*輪時,也有許多天人、龍王散下天花、珍寶、吉祥甘露雨。你們大都親見過,法王如意寶有時召開盛大法會廣轉正法之時,雖然陽光燦爛,碧藍晴空中仍會紛紛飄下潔白雪花,或是清涼滋潤的甘露雨)。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後,世間仍有法寶,佛的寶塔和身像,這些世間莊嚴。佛當年親口宣說在這些世間莊嚴前作廣大供養,與供養佛陀本身的福德無有差別。
我們現在所指的法寶,分教、證二種:教法寶是浩瀚如海的叁藏十二部顯密經續論典,現在已譯成了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的圖書館以書籍、電腦磁卡、光碟等各種形式保存著,有智慧者敬重這些經典與尊敬佛陀一樣;證法寶是戒、定、慧叁學,佛陀與究竟成就的無數大德所證悟之智慧甘露亦包括在內。凡是具足教法寶與證法寶之處,我們應該發願降下鮮花、珍寶之雨來供養。
此頌第二供養處是佛塔,佛塔種類極多,如密宗的時輪金剛塔、大幻化網塔等,小乘的羅漢塔等。大乘佛塔以釋迦牟尼佛八大佛塔爲主,八大佛塔是:一、蓮花塔,建造在藍毗尼園世尊降生處,爲淨飯王所修;二、菩提塔,影勝王在世尊成道之金剛座旁建造,亦名降魔塔;叁、轉*輪塔,五比丘在世尊初轉*輪之處——鹿野苑建造,也名吉祥塔,此塔遺迹至今仍可于鹿野苑見到;四、神變塔,勒紮波國王爲紀念世尊于神變月時,在舍衛城降伏六師外道而建;五、天降塔,釋迦牟尼佛到叁十叁天報母恩而說法,後回到人間降落之地名爲散旦,人們爲紀念這段因緣而在此地建塔;六、和合塔,世尊在曼迦達地方和合僧衆後,當地人們所建的塔;七、尊勝塔,當年世尊接近涅槃時,衆多眷屬祈求世尊不要入滅,佛陀于是囑修此塔,並親自加持開光,以此代表法身;八、涅槃塔,世尊在俱屍那城示現涅槃處所修的佛塔。此八種佛塔在一些唐卡畫冊中有記載,我們學院門口也仿造了這八種佛塔,其形態各異,諸位可以去辨認熟悉。
佛塔作爲供養處,一般裝藏有佛的舍利,如阿育王修的八萬四千舍利塔,分布在世界各地,漢地、藏地各有多處,你們都很熟悉。在舍利塔前作供養,能積起廣大福德,《百業經》中許多羅漢、天人、國王、長者等皆因前世建造或供養佛塔,以此福德,因而在釋迦牟尼佛座下證得聖果。諸位以後無論在何處見到佛塔,都應頂禮,以自之願力觀想降下珍寶、花雨等供養,無勤中積聚起成佛資糧。
此頌中佛身指各種雕塑、繪畫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像。世尊最早的身像在斯裏蘭卡,當時世尊爲了度化當地一名叫莫特克慈香的美女,第一次開許造他的身像。世尊于涅槃前,他的幻化工匠用各種珍寶按世尊二十五歲時之外貌造了佛像安放于兜率天,同時在人間,留下了佛陀八歲和十二歲時身像,現在分別在拉薩大昭寺和小昭寺,此叁尊都是世尊親自開光加持過的佛像。北京故宮博物館中,有一尊珍貴的旃檀木佛像。這些佛像的加持力與佛本身無異,有機緣一定要去朝禮,今天,讓我們發願:願世間一切珍寶、鮮花,恒時不斷地飄降在這些佛像上,以此供養祈願世尊加持我們與所有衆生,生起無轉菩提心!
辛四、(無上供):
猶如妙吉祥,昔日供諸佛,
吾亦如是供,如來諸佛子。
如同文殊、普賢等已得自在的大菩薩,往昔以遍滿虛空之妙供呈獻諸佛,我亦如是供養諸如來及佛子。
以上我們隨各自的能力,以意緣真物、意幻、願力供養了叁寶,但我們能力十分有限,這些供養都隨各自的發心、等持力、智慧而有限製,爲了突破這個限製,論主在此給我們宣說了修無上供養的竅訣——以前文殊菩薩等如何供養諸佛聖尊,我亦隨喜並觀想如是供養如來佛子。
諸位都知道文殊師利菩薩,在諸多佛菩薩當中,他的發心最爲殊勝廣大和堅固,他以廣大無邊智慧供養諸佛菩薩,此供廣大無邊,其功德也是無上。還有普賢菩薩以無邊的“廣大行”供養諸佛菩薩,此供我們通常稱爲“普賢雲供”,即從普賢菩薩胸口發出無量的光,每一束光的末端又幻化出一個普賢菩薩,這些幻化出的普賢菩薩每尊再從胸口放無量的光,每一束光又幻化出無量供養天女,每位供養天女以各種妙供,供養十方叁世所有的諸佛菩薩,如此重重無盡,周遍無盡法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以不可思議之神變力供養十方一切應供,他們的無上等持、智慧力,使這種供養無法思議,具有無可言喻之功德。我們凡夫沒有這樣的等持、智慧及神變力,無法親自去做如此圓滿的供養,但我們能發隨喜心,能發願隨行他們的供養,雖然只是一種心願想法,實際上也能獲得同樣功德。我們一邊念“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等回向文時,一邊如法地觀想,那麼…
《入菩薩行廣釋(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