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1、研讀《講記》中全知這句話的解釋:“若認爲:既是一個相續,以此是否存在一個我呢?不存在!因爲相續僅是如珠串般假立爲有,真實中不可得。”仿照全知用的珠串的比喻,再用車流、火車、瀑布、電流等爲例,來說明相續中並沒有“我”的存在。

  31、研讀《講記》中全知這句話的解釋:“若認爲:既是一個相續,以此是否存在一個我呢?不存在!因爲相續僅是如珠串般假立爲有,真實中不可得。”仿照全知用的珠串的比喻,再用車流、火車、瀑布、電流等爲例,來說明相續中並沒有“我”的存在。

  答:相續就是對前後不一樣的東西所假立的一種組合,正是因爲每個組成的個體前後不同,所以這個組合僅是人爲的一種安立,其實在境上並不存在。

  比如車流,公路上很多的車,前後連成一片,人們會說這是車流,但公路上存在著車流嗎?每輛車都不相同,第一輛是拉煤的貨車,第二輛是拉菜的集裝箱車,第叁輛是趕去上班的普通私家車,第四輛是趕去簽約的高級商務車,第五輛是長途客車,第六輛是執勤的警車。這前前後後的車,都不一樣,那麼這車流存在在哪裏呢?

  又比如火車,火車很長,有很多節,裏面坐的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他的目的地,他的故事,他的喜怒哀樂,並且每節車廂外表看似一樣,但裏面的零件的磨損程度,更換比例、新舊程度等等也都不一樣,那麼看到的明明是不同的車廂和不同的人,那麼這個火車存在在哪裏呢?

  又比如瀑布,遠看是白白的一長條,近看,都是一顆顆的水花,這些水花一會兒幹淨,一會兒髒,一會兒急,一會兒緩,其實都是由不同的水花所組成的,那麼看到的明明是水花,這個瀑布在哪裏呢?

  又比如電流,每一刻的電壓,其實都是不一樣的,都在上下波動,這說明每一刻的電力,都是不同的,既然電力不同,那麼這個電流又在哪裏呢?

  相續中前後刹那之間的關系,就像慈氏與近密這兩個人一樣,是完全不同的,既然不同,就不能說有一個不變的實體存在,因此所謂的相續,真的只是分別心的一種假立。

  對于一種法義,嘗試用不同的比喻來解釋,能加深對法義的理解,大家在學習時可以多多應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