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對于基的所诠空性義的斷诤,爲什麼不單單從基的角度,而需要從基道果叁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答:寂天菩薩在本品開篇提出了般若是其他五度的核心,並且能夠徹底消除苦因苦果。那麼這麼殊勝的般若是什麼呢?般若就是染淨的一切萬法之基(也有表達成本基、基石、本原、實相、真實際、真實義、真如、了義、法界等),這個基此處是指大空性,也就是遠離一切所許、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戲論的,並且是大平等性。這就是第二轉般若無相*輪的究竟義。所以寂天菩薩非常確定地建立了萬法之基——“勝義非心境”,以“心者是世俗”作爲能立的根據。因此,對于這樣透徹、了義的萬法之基——勝義,世間人以及其他宗派的論師們,是很難一下子理解、接受的,必然會對“勝義非心境”提出諸多疑難、辯論等。將其中的難點、重點等關鍵問題歸納起來,不出基道果叁個方面,對此寂天菩薩一一進行了透徹的抉擇。
第一個疑難是這個染淨的一切萬法的基——勝義,是否就是般若的大空性。一般的世間人、實事師、唯識師對萬法之基都有各自的不同見解,對此寂天菩薩逐一對彼等進行了破析,從而遮遣了他們將萬法之基執爲實有的種種觀點,並且說明了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才是真正符合萬法之基。
第二個疑難是由了悟安住而修習這樣殊勝的萬法之基,是否能夠在正道中産生殊勝的作用,也就是空能否對治煩惱所知障。對此寂天菩薩指出二障來源于戲論,正是安住而修習極爲寂靜的大空性,能滅盡一切戲論,從而徹底斷除二障,而其他的修法,都是緣世俗的某個部分,因此只有般若才具有無上的斷障妙用。
第叁個疑難是如果圓證而現前了這個寂滅一切戲論的大空性的萬法之基,是否能夠在一切時處,都能産生普作一切有情一切暫時、究竟的殊勝利益。寂天菩薩通過教理及比喻,證成了這樣一切虛妄分別、一切戲論滅盡的正覺位,無分別、無功用、任運地周遍一切時處,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暫時、究竟的利益。
這叁個疑難問題,好比是世間人考察一個投資項目時,會産生的疑惑一樣。首先是這個項目本身是否合理,其次是這個項目是否具備可操作性,能否産生作用,最後是這個項目能否帶來實際的收益。
總之,寂天菩薩通過這叁個方面的解疑斷诤,徹底掃除了世間人以及其他宗派的論師們,對于“勝義非心境”——非心境的般若大空性是否正確、能否以之斷障,以及證果後能否度化衆生的疑慮,從而很完善的抉擇了一切染淨的萬法,從本以來遠離一切所許、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戲論不可思議的大平等空性般若,這就是第一谛——勝義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