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淨水如意寶》中介紹了名言中否定自證識的四大過失,這四大過失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請逐一體會之後,再進行回答。
答:這四大過失是:1、應成名言中識無法清楚、明了地現見自己;2、名言中要現見自己的識,只能靠猜測,這就和明了其他人的識沒有區別了;3、名言中識的存在,就沒有任何能立的根據了;4、應成名言中也安立不了境識——根識了。
這四個過失具有層層遞進的內在聯系。體會時,首先要體會到自證識的涵義,即“自”是自體的意思,“證”是證知的意思。“自證識”是說心識的自體能證知自己,即具有自覺的證知作用。
眼等六識的作用,都只能是取相應的對境,比如眼識的作用,只能是見對境的色法,耳識呢,只能聽對境的聲音等等,如果它們沒有自證的功能,那麼就只能取對境,而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自證,就是識能清楚地了知自己在做什麼的功能。比如眼識見到了外面的人,同時也能知道自己看到了對面的人;耳識聽到了街上嘈雜的聲音,同時也能知道自己聽到了街上嘈雜的聲音,乃至于意識在盤算自己怎麼過這個年,同時也知道明知自己正在想這個年怎麼過等等。
這樣親身體會了自證的涵義後,再來逐一體會在名言中否定自證識的四個過失。
如果心識無法明了自己,那麼雖然眼識等在做上面的事情,但它們都無法明知自己正在做什麼。這是過失一。
這樣的話,要明知自己在做什麼,只能通過比較、推理去很清楚的了解,這就和猜測別人的心識沒有差別了。而且一般凡夫不具備他心通,無法真正猜到別人在想什麼,在聽什麼,在感受什麼。那樣也就應成名言中對于自己的心識也無法明知了。這是過失二。
這樣,識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明知,一切都是迷迷糊糊的,就像在黑暗中一樣,這樣根本不可能證明有識的存在。這是過失叁。
這樣在名言中,就連取境的諸識都無法安立了。這是過失四。
總之,以上在名言中否定自證識這四個過失,一個比一個嚴重,都違背了現量,形成了斷滅、誹謗名言的過失。而如果建立了自證識,則名言中的一切見聞覺知等,都可以完善地建立起來了。如果大家以體會的方式,去品味這些話的意思,就能通達而感受到自證識在名言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