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們所指的實際含義”?並以此來對《般若品》的科判甲一和甲二作具體的解讀。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們所指的實際含義”?並以此來對《般若品》的科判甲一和甲二作具體的解讀。

  答:科判和解釋的文句,是佛菩薩傳授他們智悲力的橋梁和媒介,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多問問佛菩薩爲什麼要這樣寫,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換種思路,也就是盡力站在佛菩薩的角度,竭力去還原、體會出它們寫出這些金剛句的本意來。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們所指的實際含義”,而不會只在僵化、死板的第六意識粗大的總相上,進行機械的加減乘除,最後得到一堆沒有起到實際作用的概念。

  《般若品》的科判,首先是“甲一、應須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和“甲二、正明般若波羅蜜多”。甲二才是對般若的正面诠釋,那寂天菩薩爲什麼要先說甲一呢?從形式上看,這是和《入菩薩行》其他幾品的開頭部分一樣,起的是承上啓下的作用;從內容上看,這科判雖然只有一個偈頌,卻包含了很重要的意義,它突出了般若爲心要,也就是突出了這個勝義菩提心的核心地位,表明了前八品以及第十品所诠釋的世俗菩提心修法教授,都是它的輔助,也就是說,《入菩薩行》這部殊勝的論著,核心是第九品的勝義菩提心修法,與之相配合的,是其他九品的世俗菩提心修法,這樣結合起來,方才是大乘殊勝的成佛法門。這樣認識到了般若不可替代的價值之後,就能對修學般若産生出強烈的興趣。

  那麼是否可以省略甲一,直接切入到甲二呢?這樣根基不足的人,直接面對深入細致的般若诠釋時,憑自力難以認識到般若的重要性,以及學習的目的,這樣就會缺乏學習般若法門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像寂天菩薩這樣的安排,是最最適合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