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九)▪P2

  ..續本文上一頁邪見等,都會障礙往生。爲此發願臨終無有障礙、直接見佛十分重要。因爲臨終見了佛,就會獲得極大的安慰,以佛的加持能令心安定、歡喜。所以要這麼發願。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衆生界。

  念這一頌時,應當發願:願我往生極樂之後,現前成就這一切普賢大願,也就是以上講的無量的普賢願都圓滿成就。由此能在世間流轉沒有窮盡之間,對一切有情成辦暫時、究竟的利益。也就是由自己來成熟他們的相續,讓他們都發菩提心。這樣,窮盡未來劫海,普能利益一切衆生。

  

彼佛衆會鹹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界。

  這是發得佛授記和利益衆生的願。“彼佛衆會鹹清淨”,指阿彌陀佛以清淨海衆圍繞。

  念這兩頌時,應當發願:願我往生時,我當時就在阿彌陀佛清淨海會的淨土,從種種光色莊嚴的七寶蓮花中化生,蓮花開了,我親眼面見大悲慈父阿彌陀佛。佛以右手摩我的頭頂,現前授記:“善男子!你將在某時某國土成佛,名號叫……”得到佛授記後,我分身無量,幻化的蘊周遍十方,以無著無礙的智慧力在無量衆生界中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乃至衆生界盡之間,一一刹那都如是作利益。

  講到這裏,有人說:既然如此,只念這一段就可以了,前面的發願都可以不要。

  說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裏有大關鍵,就是以修持整部的普賢行願爲因能獲得更快的成就,往生品位更高。《華嚴叁昧論》說得好:其它淨土經典所指,或說十念往生,或說一日乃至七日,或者觀想佛身,總之都不超出數量,不像《華嚴經》一念普觀,豎窮叁際、橫遍十方。這樣初發心時即超出數量,在一切淨因中最爲殊勝。因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遍攝衆生與普賢願王體合虛空(像虛空與虛空相合一樣),沒有一點隔開,這樣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還同本得(不必等時間、不必換地方,就在當下任運往生,往生之後仍是現前自性本有)。所以,我們應當以發普賢行願趣入西方淨土,究竟成佛。

  下面講一些法王如意寶的教言。

  我們五明佛學院有位南真堪布,寫了一本康薩丹波仁波切的傳記,有一段是這樣講的:

  有一次五明佛學院開一年一度的長壽法會。這一年丹波仁波切的法體不太好,南真堪布就回家鄉請他老人家來參加法會。

  這樣,丹波仁波切就帶著侍者赤誠桑波和南真堪布來到聖地喇榮,面見尊貴的法王如意寶。這時,法王顯得非常歡喜。法王說:“現在堪布曲恰、西欽俄之仁波切等很多大德都圓寂了,您這次來參加學院僧衆共修的長壽法會,我昨天下午從別人口中聽到了。我想到“您這次參加殊勝的長壽法會,身體有點病障也必定會遣除”後,我心裏生起了很大歡喜心。你比我年輕,所以爲了弘法利生,你也需要幫助我,否則……”說到這裏,法王的話語就斷了,淚水如雨般流下來,而且法王囑咐他需要長久住世。

  這時丹波仁波切也邊流淚邊說:“法王一切智,您是總的佛陀聖教和衆生利樂、特別雪域藏地的佛法和衆生利益的共同怙主,您需要長久住世。”這樣以祈禱方式唱了優美的贊歌。然後,供養長壽佛像等身口意的所依,又以美觀、貴重、織有吉祥圖案的藏毯等作爲殊勝緣起,獻上了供養,特別是當年爲了法王長久住世所作的超過數億的放生數量,對法王上師作了認真彙報,而且說:“我發願死後能立即入叁惡趣拔除具苦有情的痛苦,祈求上師賜予助我成就的加持。”

  法王瞬間默然無語,很端直地坐了一會兒。之後,又顯現得很歡喜,說:“呀!呀!呀!拉嗦(好!好!好!是!)。”

  幾天後,法王傳法時說:“我們師徒需要專注一心地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原因是:在怙主阿彌陀佛前,見佛的金容、聽到佛的妙語、得到佛授記後,再作衆生的利益沒有(任何)困難。最近某大德在我這裏說,他圓寂後就立即去金剛地獄,發這樣的願,而且說需要我賜予幫助。他是一位大自在的智者,也有大名譽,不但如此,也一定是安住大地的菩薩,我也對此有信解。雖然這些大德是這樣發願的,但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好!入叁惡趣的願沒有發也容易轉生的。”

  下面是另一段教言。

  怙主法王住世的最後一年在極樂法會期間對在家信衆作了最後的教導,法王說:“何時何地都非常難得的暇滿人身寶,你們已經得到了。對這個好好想一想,不僅獲得了暇滿人身寶,還遇上了尊貴的善知識。不僅遇到了上師善知識,而且這些上師口中宣講正法,即真實地在講解該如何做善法、如何斷除不善業。是這樣的話,你們這些在家男女,他們講的不一定全部都記住,你們要看其中的一兩句能不能明白,明白了盡量按那麼去行持。不管哪位上師,詳細廣講很多的法,你們不一定需要全部都了解。因此應當要想:利益我自相續的法是哪種法好呢?

  這一次你們這些從四面八方來的具信男女和很多出家僧人來到喇榮,那麼全部的目的主要是哪一個呢?從這裏講的話,自己、自己的親友以及凡是結上善惡緣的衆生,今生具有長壽、健康、福樂圓滿,來世也生到極樂世界的方法,是哪個好呢?你們是想這次參加極樂大法會的共修,有這麼好的方法,而全部來到此地的。到了之後,每個人要在自己心上寫一個誓願,寫什麼樣的誓願呢?自己一生修行的這個是需要認識的。一個一般的僧人說這個好、說那個好——只說這一點對你們的心相續利益還不夠,那麼說起對自己的相續決定有利益的是哪個法呢?我們主要對阿彌陀佛以信心作祈禱,這個是關鍵。因此你們昨天在大悲世尊的佛像前發願念一百萬阿彌陀佛聖號,單單這一次就已經達到了兩百多億的聖號。不但這一次,很多大德和喇嘛、覺姆以及國外勸人念阿彌陀佛,不到一千億的話,至少也做到兩、叁百億以上了。是這樣的話,你們這次念誦一百萬遍阿彌陀佛聖號,如實做了的話,上面說的善根,你們每個人都會按那樣得到。你們回家時,自己心裏也需要記住:這次,如果我認認真真念了一百萬遍佛號,對于我的今生和死後決定有這麼多共修的功德。今年參加法會,初步計算所共修的阿彌陀佛聖號就有七百億。你們可以想,真正對你們是有這個善根的。

  你們要知道,自己在某地閉關不見人,坐在那裏念誦的,認爲有很大善根。與大衆共修,沒有認爲有那麼大的善根。其實,你一個人念的,放逸而不回向,或者顛倒回向,或者對別人宣揚,以嗔恨心等等,這個善根是容易窮盡的。而這次法會中有上萬出家僧衆,如果你的善根與他們彙合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這樣的話,不可能有你本人的善根單獨窮盡的情況。是這樣的話,你一個人所念的根本無法相比,這是不可思議的善根。但這也不要單單想自己一個人,應該對周遍虛空的一切衆生作回向。由回向祈願這一切衆生也全部都在臨終無間就生在怙主阿彌陀佛的足下。應該這麼想。這樣做的話,虛空周遍之處的衆生是無有數量的,那不是說二百億、叁百億的數字了。所以世尊說:衆生界無量,希求利他也無量。是這樣說了的。

  因此,這次善根與其它不一樣,是有個殊勝的利益。平常也應該對怙主阿彌陀佛作祈禱,多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像這樣的西方極樂世界,容易往生,往生之後功德又很大,這是何處也沒有的。《極樂願文》中這麼講了:誓願往生數百億佛刹的功德莊嚴合而爲一、勝過諸佛刹土的無上殊勝的極樂世界。

  總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只有快樂,沒有什麼痛苦的。尤其是怙主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大概轉生做過國王和王子等,他們兩位是這樣恒時不分離而接觸的。凡是釋迦牟尼佛足下的弟子決定更容易往生。是這樣的話,你們發往生極樂世界的願,一定要好好去做!你們平時不要忘記這個,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有些大德說我會住世九十五歲。這應該是不了義的說法。住不了很長時間是絕對的。常言說,多病是死亡的前兆。所以,說我住世很長,我也知道;說我住不了多久,我也知道。無論如何,對我個人而言,就只有一只老山羊住在世間的時間。

  從一個角度說,多半這是最後的聚會,但願不要如此,我們還能在將來相會……祈願這一生也再再相會。但從另一個角度講,我會離開人間的,在我離開人間後,我會不會回來呢?在我死後,有可能還沒滿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在母胎中還沒住滿九個月零十天,你們就認定所謂的轉世活佛。但如果我的發願和自己有個自在的話,我離開人間的無間絕對不會最初來娑婆世界,我想我離開這裏能不能無間就往生極樂世界呢?因爲在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聽到佛語,佛以蓮花般柔軟的右手放在我頭頂上後,得到菩提的授記。從此之後,智慧、神通等獲得自在,(這時)要作利益有情的事不會像現在這麼弱小,而是有獲得廣大功德的時候,就像《普賢行願品》那麼講的:“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在那時回入輪回的時候,方便、智慧、精進、禅定、神變等等獲得自在,這時總的南贍部洲和雪域西藏尤其是康巴地區我自己住的這個色達,我以大悲心何時也不會舍棄的。如果我轉生在叁惡趣,那就沒有自由了,除此之外,我往生到任何淨土,我心裏何時也不會忘記而舍棄自己的道場和寺院分院的所有弟子的(《紀念心的甘露》)。

  (九)願邊際

  

乃至虛空世界盡,衆…

《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