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遍萬遍地反複諷誦,比如每次聽法、修法前後諷誦《普賢行願品》。
思維:聽聞後在安靜的地方思維《普賢行願品》的義理,發起思慧。
修習:通達法義後,按照《普賢行願品》真實修持。
以深信心對普賢行願作十法行的利益:
“五無間業”,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因受報時有五種無間相狀,故稱爲無間業。五種無間:一、受生無間:不需經過中陰,無間就墮入地獄;二、身形無間:受報時,身體遍滿地獄;叁、壽命無間:在長劫中壽命相續不斷;四、受苦無間:才上刀山又入火海,受苦接連不斷;五、受報無間:死而複生,生而複死。五無間業,受報漫長,痛苦深重,以一般的小善業無法對治,然而由普賢行願深廣無盡的內涵,下至對《普賢行願品》的一四句偈以甚深信心受持、讀誦等,就能快速除滅五無間業。可見普賢行願滅罪的威力之大。
“身心等病”,身有風、寒、暑、濕、燥等病,心有焦慮、恐怖、憂愁、貪嗔癡等。世間藥物對治力有限,只能遣除身體的部分疾病,無法有效地治療心病。如果不找到根本上的解決途徑,身心諸病到哪一天才能根除呢?所以必須找到能從根解除的妙法,普賢行願就是具有這種效力的大法。它像威力巨大的原子彈能瞬間摧毀大面積區域一樣,依仗它的力量,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都能在甚深信解的受持中全部消除。爲什麼呢?因爲苦惱、疾病、惡業源于無明,都是基于不認識常恒周遍、體具萬德的自性,執著虛妄自我而造成的。現在以甚深信解受持普賢行願,能發起深廣無盡的善根,在內心的大開放中,憂愁、焦慮、苦悶、愚癡、浮躁、狂妄等病都會一掃而光;身體四大的不平衡也根源于我執,發起大心深入普賢願海,身體的病患也會逐漸消盡。爲了顯示這種祛病淨障的能力,經中用了“所有”、“種種”、“一切”等的詞句,表明普賢行願具有無惡不摧、無障不破的威力。
獲得魔障遠離、發心守護的功德:
“魔”,意爲殺者,由殺害修行人的慧命而得名。“夜叉”叫捷疾鬼,行動迅速;“羅刹”是吃血肉鬼;“鸠槃荼”叫冬瓜鬼;“毗舍阇”是噉精氣鬼;“部多”是大身鬼。“飲血啗肉,諸惡鬼神”是總的列舉諸類惡鬼惡神。
我們深心受持《普賢行願品》,一切惡鬼惡神都無法接近。修學普賢行願,正大光明,惡鬼惡神不僅無法侵入,而且會自動遠離,就像陽光大放,陰霾盡散一樣。或者解釋,“一切魔軍”指一切生死的根本,煩惱魔是生死之因,天魔是生死之緣,蘊魔、死魔是生死之果,以甚深信心受持《普賢行願品》,就開始和生死絕緣,所以是“一切魔軍皆悉遠離”。
“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意思是以甚深信心受持普賢行願,就成爲極尊貴的身份,超勝人王、帝釋、梵天,受持者必將做佛,所以鬼神都成爲護法,發心親近守護。
通常,不憑借普賢行願的廣大法力,一般人忏罪時的心量狹小,比如造了殺業,最多發誓以後不再殺生,由于見識短淺,不知道把心量拓展到盡法界等最大量的層面上進行忏罪,比如他想不到要發願以遍周法界的心量,從現在到盡未來際,念念相續地修學普賢行,想不到由此發起深廣無盡的善根、全面發起如海般的善根。就像用籮筐裝沙填太平洋,容器的量太小,根本無法完成,但如果以十方刹海爲器,一刹那間就能填滿。同樣,雖然五無間業罪深如海,但只要對稱合心性、德遍法界的普賢願王,以甚深信心受持讀誦等,就能速疾將它除滅。
大凡人們造罪都是因爲沒有智慧,如果能以信心受持普賢行願,則是大智慧、大福德。由此會在盡未來際中展開無窮無盡的普賢行,所以,能發普賢行願就能有力地對治罪業。比如一開始殺了一個人,後來深信受持普賢行願,由此將饒益無量無邊的衆生,而且盡未來際相續不斷,心量念念開放到遍及法界,這樣何止能酬補殺一人的罪業,應當是“佛刹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
我們不了解普賢願王時,心量很狹窄,比如一個人只想到我去利益一百個人,做叁十年善行來將功補過,這樣就認爲很了不起了,除此之外想不到其它,這樣只是在極狹窄的時空內行持有限的幾件善事來作對治,不能稱合廣大自性發起深廣無盡的善根以作對治,所以淨罪力有限,效果不迅速。
以前,我們不知道受持普賢行願在心中發起廣大的淨罪力量。實際上,能稱合自性修學普賢行願,佛刹極微塵數的惡業都能消除。這是運用普賢行願的力量對罪業進行大摧毀。這種量非其他可比,其他局限在狹小心量中生不起滅罪的大心力。
我們要深深覺悟到自己普賢的自性,殷重受持《普賢行願品》隨學發願,由此發起大善根來,今後追隨普賢大士,永無疲厭地行持一切利益有情的菩薩事業,以這樣來悔過自新。普賢行願是圓頓法門,不是小小的對治,只有以甚深信心受持它,才能速疾消滅五無間罪,消除身心苦惱,遠離魔障。
以下舉讀誦這一項法行廣述修學《普賢行願品》的功德。首先講增上果等五果,然後講往生淨土的殊勝果報。
1、增上果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于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于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贊,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衆生悉應供養。】
以讀誦普賢行願的力量,行于世間,無有障礙。障礙不在外境在自己心上,心裏有煩惱,跑到天邊也有礙;心沒有煩惱,入地獄也無礙,所以障礙在心不在境。
我們心量沒有打開時,不能自在地行于世間,而受持普賢願王,最終會掃除能障心性顯發的執著,因此行于世間無有障礙。也就是,由奉行普賢行願,貪、嗔、癡、慢、嫉、懈怠、散亂等的煩惱障都會消除,內外、自他對立的二取執著都會遠離,這樣行于世間有什麼障礙呢?就像空中的明月,出了雲翳,清清淨淨,遍照無礙,是這樣清淨、圓滿、無礙,所以諸佛菩薩共同贊歎,一切人天都應禮敬,一切衆生悉應供養。
一個人獲得世間功名或天人果位,並不值得特別贊歎,而能持誦普賢行願,諸佛菩薩一定歡喜、稱贊。爲什麼?因爲稱合佛性、隨順菩提的緣故。可以說,以甚深信心持誦《普賢行願品》,意義超過受持世間一切文化知識,超過一切有漏的人天善法。因此,人間各界人士,天界天主、天衆,都應當禮敬持誦普賢行願的行者,因爲他志在隨學普賢大行,深入法界大海,遠非追求世間名利能比,因此理當受一切人天禮敬。這位行者隨順普賢行願,將饒益一切衆生,因此一切衆生也都應供養。
2、等流果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叁十二大丈夫相。】
所謂等流,就是修普賢因得普賢果。因和果是精確對應的,造惡得苦果,行善得樂果,因不圓滿,果就不圓滿;因圓滿,果一定圓滿。此善男子誦持普賢行願,正是修集圓滿之因,所以是“善得人身”,在他身上將會圓滿普賢的所有功德。
我們已獲得暇滿人身,堪能成辦一切叁乘功德,以此人身寶又遇到普賢行願深心受持,真是如虎添翼。做夢也想不到,居然有緣乘上這艘能直接趣入最深廣法界的大願飛船,這是無量劫來難遭難遇的,實堪慶幸!
在這世上,有人以人身造殺盜淫,有人以人身行十善業,有人以人身求一己解脫……而我們的人身,以眼、耳、舌、心對無上願王閱讀、聽聞、念誦、思維,這正是在攝取生命的大義,確實是“善得人身”。
我們要深知普賢行願的恩德,經由普賢行願的啓發,我們才醒悟自己的自性是何等不可思議,才懂得一生該如何度過,才知道怎樣實現生命的價值。
爲什麼持誦《普賢行願品》堪能圓滿普賢的所有功德呢?原因是,我們本有自性的普賢,現又持誦普賢行願作熏發,自然會由此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叁十二大丈夫相”。
《隨念叁寶經》說,如來色身是福等流,意思是,佛的微妙色身是以大悲利益衆生圓滿了無量福德而成就的。《涅槃經·獅子吼品》講到叁十二相中每一相的因緣,比如,對父母、師長乃至畜生如法做財供養,獲得腳底千輻輪相;遠離兩舌、惡口、嗔恚,獲得四十齒潔白齊密相;自修十善並教化他人,獲得廣長舌相……。這樣相應修福,才能滿足叁十二相。而這裏成就色身相好的修法,不是分開來一個個地修集,而是在普賢行願這一部法中含攝了一切善行,就在修這部普賢行願中能攝集一切福德,由持誦普賢行願就能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叁十二相。所以這是一種總集性的修法。
3、異熟果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如果來世還轉生人天道,不論受生在哪裏,都會生…
《普賢行願品講記(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