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記(二十四)▪P2

  ..續本文上一頁這一種道就是無礙的道。“無礙”,就是了知“生死即是涅槃”,是像這樣入不二法門的無礙的相。

  由于大菩提是如實了知諸法實相,又是遍知一切法,又是了知生死即是涅槃,一切無礙。所以是“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因此贊歎爲“無上”。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問:有什麼原由說“修五念門能速成菩提”呢?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爲增上緣。】

  答:本論說由于修五念門成就自利和利他,因此速成無上菩提。但探究它的根本,應當是以彌陀本願力作增上緣。

  也就是:五念門都是緣阿彌陀佛而修,以佛的願力加持作爲助緣。禮是專禮阿彌陀佛;贊是專贊阿彌陀佛(贊歎佛的不可思議功德、稱念佛的萬德洪名);作願是恒時專一發願,誓願往生佛的國土;觀察是專一觀察以阿彌陀佛智慧法身爲體而現起的國土、佛、菩薩無量莊嚴;回向是把所修功德回向和一切衆生同生阿彌陀佛國土。總之,每一門都是以阿彌陀佛作增上緣。由于有佛力資助,所以能快速成就菩提。

  【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衆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

  “他利”和“利他”說起來相反。從佛方面說,適合說利他;從衆生方面說,應當說他利。現在要談到佛力,所以用“利他”來說。要知道這一層意思。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凡是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淨土,以及在淨土菩薩和人天所發起的一切修行,都是以阿彌陀佛本願力作爲增上因緣。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如果這些沒有依靠佛力,而只以自力成就,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成了空想,沒有實際效用。比如佛發願接引具足信願的衆生往生他的淨土,發願讓衆生往生後得到大乘種種功德。如果這些發願只是美好的願望而沒有事實,那就成了虛假的設立。

  【今的取叁願,用證義意。願言,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叁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阿彌陀佛的本願已經圓滿成就,所以現在可以明確地取叁條願來作證:“修五念門能速成佛道”。

  首先彌陀本願第十八願說:假如我成佛,十方世界的衆生以至誠心深信好樂,發誓生我的國土,下至以十念心,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取正覺。唯一排除造五逆罪和謗法罪。因爲得到佛願力加持,下至十念念佛就得以往生。以得生淨土的緣故,就免除了叁界輪轉;以免除輪轉的緣故,成道非常迅速。

  這是第一個證明,因爲下至十念念佛就能超出長劫輪轉。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複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其次,第十一願說:假使我成佛,我國中的人天不能住在正定聚中必定到達涅槃,我就不取正覺。因爲有佛這一願加持,一往生就住在正定聚中永無退轉。這樣住正定聚的緣故,一定到達涅槃,沒有中途退墮的障難,所以成道迅速。這是第二個證明。

  所謂“回複之難”,就是在菩提道上退回來的障難。像經常講到的“舍利弗施舍眼睛”的公案,當時見到衆生邪惡難化時,放棄了菩提心,導致六十劫退墮在小乘道中。

  又像《涅槃經》說:“魚子菴羅花,菩薩初發心,叁事因中多。”就是像魚子、菴羅花、菩薩初發心這叁件事都是因中的數量很多,得果卻很少。也是表達很多菩薩中途退轉,導致成就緩慢。但生到西方就入了不退地,永無退轉,所以成佛迅速。

  【願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衆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爲衆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衆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叁證也。】

  第叁,第二十二願說:假使我成佛,他方國土的菩薩生到我國,一定究竟到達一生補處。除了自己有願要去他方世界救度衆生,那也隨他的本願,自在無礙地教化衆生。爲利益衆生的緣故,這些菩薩披上大願铠甲,積累功德,度脫一切有緣。在十方佛國中遊行,修持菩薩萬行,供養十方諸佛,又開導教化恒河沙數無量衆生,把他們都安立在無上真實的菩提道中。這些大菩薩超出通常講的諸地修行,能現前修習普賢廣大行願。如果不能做到這樣,我就不取正覺。

  所以,諸大菩薩得到彌陀本願力的加持,能超出通常講的從一地到上一地的修行,現前修習普賢廣大行願。由于超出常倫諸地之行,所以成佛迅速。這是第叁個證明。

  【以斯而推他力爲增上緣,得不然乎。】

  由以上叁條願來推,往生速成佛道的原因是有彌陀本願他力爲增上緣,不是這樣嗎?

  也就是快速成佛的關鍵有叁點,一是用簡便的法門能少用功力,一生就頓超輪回;二是有他力住持,能住在正定聚中,永無退轉;叁是在進道過程中有頓超的方便圓成大道。而這一切都在彌陀本願海中實現了。行者能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一心皈命佛,得到佛力的加持,就能速成佛道。

  以上是舉出叁條主要的大願來作證明。實際上,彌陀願海中有無量的支分願,都是爲使衆生快速成佛而建立的。所以當法藏菩薩成佛後,願海的一切妙用就成了有緣者成就佛道的極強增上緣。比如以本願力加持,往生後就自在現前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能得到大乘極廣大的神通、智慧、辯才、種種叁摩地、種種陀羅尼,能快速證得無生法忍,能在一飯食頃遍遊十方、廣興供養等等。處處見到以佛的本願力作增上緣,迅速地圓滿資糧、顯發功德、登清淨地、乃至成佛,這都證明佛的本願力能使行者快速成就佛道。

  【當複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叁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遊四天下。如是等名爲自力。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遊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爲他力。】

  再用比喻顯示自力和他力的情形。

  比如有人害怕墮叁惡道,很認真地持戒。因爲戒持得好,沒有大的過失,就能安下心來修禅定。禅定修成了,就在靜慮中修神通。神通修成了,就能周遊天下。像這樣,靠自己一步步地往上修,最後得到神通周遊天下,就叫“依自力成就”。

  另外有力量弱小的人連驢都跨不上,但他跟著轉輪王,坐在輪王的輪寶上,就能無障礙地在虛空中飛行,周遊天下。像這樣靠輪王的福德力,也達到周遊天下,叫做“依他力成就”。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愚哉”是哀歎很多人只靠自力而不借助佛力,這是不明智的!後來的學者們聽到有彌陀本願的他力可以借助後,應當生起信心。不要局限自己,拒絕佛力的優厚加持!

  無量壽修多羅優婆提舍願生偈略解義竟。

  以上《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義理簡略解釋完畢。

  【經始稱如是,彰信爲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論初歸禮,明宗旨有由。終雲義竟,示所诠理畢。述作人殊,于茲成例。】

  佛經開頭都標“如是”兩字,表明有信心才能趣入經義。最後以“奉行”結尾,表明聽法後受持在心,依教奉行。

  菩薩造論是爲顯明佛語的密意,所以造論一開始就皈依、敬禮,是申明造論的宗旨有來由,都是源于世尊的言教。最後以“義竟”結束,表示诠釋佛語義理已經完畢。由于述者和作者的差別,就形成了經論開頭、結尾的不同格式。

  “述”是指阿難等結集者把從前聽過的佛經複述出來,所以開頭說“如是我聞”,結尾說“皆大歡喜,作禮而去”。“作”是指菩薩造論顯明佛語的密意,所以首先皈依、禮敬,最後標明佛語密意诠釋完畢。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下

  

《往生論注講記(二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