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一种道就是无碍的道。“无碍”,就是了知“生死即是涅槃”,是像这样入不二法门的无碍的相。
由于大菩提是如实了知诸法实相,又是遍知一切法,又是了知生死即是涅槃,一切无碍。所以是“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因此赞叹为“无上”。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有什么原由说“修五念门能速成菩提”呢?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答:本论说由于修五念门成就自利和利他,因此速成无上菩提。但探究它的根本,应当是以弥陀本愿力作增上缘。
也就是:五念门都是缘阿弥陀佛而修,以佛的愿力加持作为助缘。礼是专礼阿弥陀佛;赞是专赞阿弥陀佛(赞叹佛的不可思议功德、称念佛的万德洪名);作愿是恒时专一发愿,誓愿往生佛的国土;观察是专一观察以阿弥陀佛智慧法身为体而现起的国土、佛、菩萨无量庄严;回向是把所修功德回向和一切众生同生阿弥陀佛国土。总之,每一门都是以阿弥陀佛作增上缘。由于有佛力资助,所以能快速成就菩提。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他利”和“利他”说起来相反。从佛方面说,适合说利他;从众生方面说,应当说他利。现在要谈到佛力,所以用“利他”来说。要知道这一层意思。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凡是能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以及在净土菩萨和人天所发起的一切修行,都是以阿弥陀佛本愿力作为增上因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这些没有依靠佛力,而只以自力成就,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成了空想,没有实际效用。比如佛发愿接引具足信愿的众生往生他的净土,发愿让众生往生后得到大乘种种功德。如果这些发愿只是美好的愿望而没有事实,那就成了虚假的设立。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阿弥陀佛的本愿已经圆满成就,所以现在可以明确地取三条愿来作证:“修五念门能速成佛道”。
首先弥陀本愿第十八愿说:假如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以至诚心深信好乐,发誓生我的国土,下至以十念心,如果不能往生,我就不取正觉。唯一排除造五逆罪和谤法罪。因为得到佛愿力加持,下至十念念佛就得以往生。以得生净土的缘故,就免除了三界轮转;以免除轮转的缘故,成道非常迅速。
这是第一个证明,因为下至十念念佛就能超出长劫轮转。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其次,第十一愿说:假使我成佛,我国中的人天不能住在正定聚中必定到达涅槃,我就不取正觉。因为有佛这一愿加持,一往生就住在正定聚中永无退转。这样住正定聚的缘故,一定到达涅槃,没有中途退堕的障难,所以成道迅速。这是第二个证明。
所谓“回复之难”,就是在菩提道上退回来的障难。像经常讲到的“舍利弗施舍眼睛”的公案,当时见到众生邪恶难化时,放弃了菩提心,导致六十劫退堕在小乘道中。
又像《涅槃经》说:“鱼子菴罗花,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就是像鱼子、菴罗花、菩萨初发心这三件事都是因中的数量很多,得果却很少。也是表达很多菩萨中途退转,导致成就缓慢。但生到西方就入了不退地,永无退转,所以成佛迅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第三,第二十二愿说:假使我成佛,他方国土的菩萨生到我国,一定究竟到达一生补处。除了自己有愿要去他方世界救度众生,那也随他的本愿,自在无碍地教化众生。为利益众生的缘故,这些菩萨披上大愿铠甲,积累功德,度脱一切有缘。在十方佛国中游行,修持菩萨万行,供养十方诸佛,又开导教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把他们都安立在无上真实的菩提道中。这些大菩萨超出通常讲的诸地修行,能现前修习普贤广大行愿。如果不能做到这样,我就不取正觉。
所以,诸大菩萨得到弥陀本愿力的加持,能超出通常讲的从一地到上一地的修行,现前修习普贤广大行愿。由于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所以成佛迅速。这是第三个证明。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由以上三条愿来推,往生速成佛道的原因是有弥陀本愿他力为增上缘,不是这样吗?
也就是快速成佛的关键有三点,一是用简便的法门能少用功力,一生就顿超轮回;二是有他力住持,能住在正定聚中,永无退转;三是在进道过程中有顿超的方便圆成大道。而这一切都在弥陀本愿海中实现了。行者能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一心皈命佛,得到佛力的加持,就能速成佛道。
以上是举出三条主要的大愿来作证明。实际上,弥陀愿海中有无量的支分愿,都是为使众生快速成佛而建立的。所以当法藏菩萨成佛后,愿海的一切妙用就成了有缘者成就佛道的极强增上缘。比如以本愿力加持,往生后就自在现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得到大乘极广大的神通、智慧、辩才、种种三摩地、种种陀罗尼,能快速证得无生法忍,能在一饭食顷遍游十方、广兴供养等等。处处见到以佛的本愿力作增上缘,迅速地圆满资粮、显发功德、登清净地、乃至成佛,这都证明佛的本愿力能使行者快速成就佛道。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再用比喻显示自力和他力的情形。
比如有人害怕堕三恶道,很认真地持戒。因为戒持得好,没有大的过失,就能安下心来修禅定。禅定修成了,就在静虑中修神通。神通修成了,就能周游天下。像这样,靠自己一步步地往上修,最后得到神通周游天下,就叫“依自力成就”。
另外有力量弱小的人连驴都跨不上,但他跟着转轮王,坐在轮王的轮宝上,就能无障碍地在虚空中飞行,周游天下。像这样靠轮王的福德力,也达到周游天下,叫做“依他力成就”。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愚哉”是哀叹很多人只靠自力而不借助佛力,这是不明智的!后来的学者们听到有弥陀本愿的他力可以借助后,应当生起信心。不要局限自己,拒绝佛力的优厚加持!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以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义理简略解释完毕。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佛经开头都标“如是”两字,表明有信心才能趣入经义。最后以“奉行”结尾,表明听法后受持在心,依教奉行。
菩萨造论是为显明佛语的密意,所以造论一开始就皈依、敬礼,是申明造论的宗旨有来由,都是源于世尊的言教。最后以“义竟”结束,表示诠释佛语义理已经完毕。由于述者和作者的差别,就形成了经论开头、结尾的不同格式。
“述”是指阿难等结集者把从前听过的佛经复述出来,所以开头说“如是我闻”,结尾说“皆大欢喜,作礼而去”。“作”是指菩萨造论显明佛语的密意,所以首先皈依、礼敬,最后标明佛语密意诠释完毕。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
《往生论注讲记(二十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