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童子遊戲,吾已得上品生矣。言訖,跏趺而化,祥光滿寺。(佛祖統紀)
唐朝淨真,唐時人,住在長安積善寺。平時穿衲衣乞食。曾誦《金剛經》達到十萬遍。專志念佛求生淨土。有一天,她對弟子說:“我五個月中十次見佛,兩次見寶蓮花上童子遊戲。我已經得到上品往生。”說完結跏趺坐化去。當時祥光普照廟宇。
唐法藏,唐時人,居金陵。勤志念佛,夜見佛菩薩光明照寺,奄然而化。(佛祖統紀)
唐朝法藏,唐時人。住在金陵,平時精勤念佛。夜晚見佛菩薩放光照耀寺院。就這樣安然坐化。
宋悟性,宋時人。居廬山,笃志念佛,求生西方。忽聞空中樂聲,謂左右曰,我已得中品生矣。見諸同志念佛精進者,皆有蓮華以待其生。言畢而逝。(佛祖統紀)
宋朝悟性,住在廬山,堅志念佛,求生西方。一天忽然聽到空中有音樂聲,就對身邊的人說:“我已經得到中品往生。我見很多念佛精進的同修,淨土都有蓮花在等他們往生。”說完就圓寂了。
宋能奉,錢塘人,專修淨業,常見佛光照身。一日無疾,告其徒曰,吾往生時至。少頃,衆聞誦佛聲厲,往視之,已合掌面西坐逝矣。異香滿室,有樂聲隱隱西去。(佛祖統紀)
宋朝能奉,錢塘人。專修淨業,常見到佛光照著身體。有一天身體沒病,告訴徒弟說:“我往生的時間已經到了。”一會兒,大家聽到她大聲念佛。大家去看她,已經合掌面西,端坐而化。當時異香滿屋,有音樂聲隱隱西去。
宋慧安,明州人,住小溪楊氏庵。專修西方,誦金剛經,寒暑不辍。常于室中,見佛光下燭。一日示疾,端坐,戒衆勿喧。移時曰,佛至矣,令衆唱佛名,倏然脫去,年九十六。(佛祖統紀)
宋朝慧安,明州人。住在小溪楊氏庵,專修西方,誦《金剛經》,寒暑不斷。屋裏常見到佛光往下照。有一天生病,端坐,告誡大家不要喧嘩。過了一刻說:“佛來了!”叫大家唱佛名,很快就往生了。96歲。
明袾錦,字太素,姓湯,杭州人。歸同邑沈生,即蓮池宏公是也。宏公出家時,錦年僅十九。或勸錦阻之。錦曰,熟聞渠稱生死事大,阻之,是誤渠也,不可。至年四十七,亦出家,受具。製行謹嚴,虔修淨業。
明朝袾錦,字太素,姓湯,杭州人。她嫁給同邑姓沈的儒生(就是明朝的蓮池大師)。蓮池大師出家時,袾錦才19歲。有人勸她阻止大師出家,她說:“我常常聽他講生死事大,阻止他就是耽誤他,不能這樣做。”47歲,她也出家受具足戒。平時行爲嚴謹,虔修淨業。
萬曆四十二年,得疾。垂絕時,忽語侍者雲,經稱十念往生,亟扶我起。起,則正坐念佛而逝,年六十七。(孝義庵錄)
萬曆四十二年生病。生命欲絕時,忽然告訴侍者說:“經上講十念往生,快扶我起來。”等扶她起來後,端坐念佛就走了。67歲。
明廣覺,姓龔,蘇州崇明人。年十二,即斷肉。受持經咒,朝夕禮佛唯謹,自誓不字。年二十八,剃染。至杭州,依孝義庵太素師居焉。精持梵行,純一不雜。質素弱,刻心苦躬,勞不自惜。
明朝廣覺,蘇州崇明人。12歲時就斷肉,受持經咒,早晚禮佛,恒時恭敬。自己發願不嫁人。
28歲剃度出家,到了杭州,依止孝義庵的太素師(就是上面講的袾錦法師)。她平時精修梵行,純一不雜(精一地修持清淨戒行,沒有汙染行爲)。體質向來虛弱,但做什麼都盡心盡力、刻苦而行,即使很勞累,也不顧惜身體。
俄得疾,卻醫藥,一心待盡。氣奄奄不振。忽起,面西,趺坐。庵主爲設彌陀尊像,覺凝目谛觀,合掌歸命。已而盥手,著淨衣,持數珠,端身對佛,如入禅定。侍者慮其傾仆,以二枕掖之。揮手雲,無用此。衆環繞念佛。複揮手雲,吾自有主在,毋勞衆也。跏趺不動,凡二晝夜,微聲稱佛名。氣漸促,泊然而逝。時萬曆叁十九年二月七日,年叁十叁。(孝義庵錄)
不久她得病了,謝絕醫藥,一心等氣斷了往生。那時已經氣息奄奄,忽然坐起,朝向西方結跏趺坐。庵主給她設立彌陀聖像,她就兩眼注視聖像,合掌歸命阿彌陀佛。不久漱口洗手,穿上幹淨衣服,手持念珠,端身對佛,如入禅定。侍者怕她身體倒下,用兩個枕頭扶住。她揮揮手說:“不用這個!”大家圍繞念佛,她又揮揮手說:“我自己做得了主,不煩勞大家。”這樣結跏趺坐不動。過了兩天兩夜,很輕聲地念佛,最後氣息漸漸短促,就這樣寂靜而往生。當時是萬曆叁十九年二月七號。33歲。
明成靜,字實修,廣州東岡人。自幼,即持齋戒。後出家進具。念佛不暫辍。嘗勸衆造栴檀千手眼大悲像。越明年,得微疾,預知時至。語弟子曰,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來此相接,吾往矣,即瞑目而化。(觀音慈林集)
明朝成靜,廣州東岡人。從小就持齋戒,後來出家受具足戒,念佛從不間斷。曾經勸大家造栴檀千手千眼大悲觀音像。到了第二年,得了小病,預知時至。對弟子說:“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來接我了!我走了!”兩眼閉上,就圓寂了。
清潮音,姓金,蘇州常熟人。適龔氏,寡居守節,與子端吾,同發心出家。端吾既爲僧,音亦至蘇州,禮尼真如爲師。既而還裏,僦屋焚修。晝夜六時,佛聲浩浩。
清朝潮音,蘇州常熟人。嫁給龔家,丈夫死後,寡居守節,和兒子端吾一起發心出家。端吾出家後,潮音也來到蘇州,拜真如爲師。之後返回故裏,租了一間房在裏面修行。晝夜六時,念佛的聲音浩浩不斷。
一日,示微疾,沐浴披衣,堅坐中堂。日晡時,計曰,亥時去矣。斂手入袖,端坐而化,年七十叁。事在清順治中。(潮音事略)
有一天,她有點小病。沐浴後披好衣坐在中堂。快黃昏時,她說:“我亥時要走(就是晚上9~11點這個時辰要走)!”然後把手收入袖子裏,端坐而化。73歲。這是清朝順治年間的事。
《淨土聖賢的傳記(十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