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佛經中名色的真義▪P2

  ..續本文上一頁也。」「若無名色,甯有觸不?」答曰:「無也。」「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

  

這叁段文字是說十二因緣中名色與觸的關系,在一般十二因緣中,名色緣六入,六入再緣觸,但在此卻直接名色緣觸,這是爲什麼?筆者認爲六入是六個肉體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識與名色經由肉體的輔助(肉體器官稱爲扶塵根)産生觸的作用,但就神識而言,其自身依名色做出精神身,此身即可生觸之用,故「名色緣觸」是正確的。

  

六、名色的其他知見

  

以下是網路某些網友或一些書上對名色的知見,筆者僅對這些知見做出自己的看法:

  

(一)有人認爲名色的「色」是羯羅藍(即受精卵)

  

筆者認爲受精卵是物質成分,是父精母卵在神識運作下和合所生之物,它只是「扶塵」的性質(即輔助正根的作用),一期生命就結束,而名色與識是在六道輪回中的不斷滅者,此與一生結束的受精卵不同,故名色的色與受精卵不同。

  

(二)有人認爲名色就是人

  

名色只是一種記憶單位,就算包含氣身與肉身,也還是「被認識者」的性質,而人本身有主觀的認識作用,故把人當成名色似乎不對,但若把「人身」當成名色則勉強可以接受。

  

(叁)名色即五蘊的異名

  

此在前節已說明過,名色與五蘊應是非一非異,但不能說名色等同五蘊,但說名色近似五蘊尚可接受。

  

七、名色與修行

  

(一)名色業障現前與同修間的惡緣

  

當打坐入較深定之時,心離五蘊而會進入「名色」之中,此時若不觀如幻或觀空則常會看到名色中所記憶的各種名相,有些「明顯深刻的記憶」會對此人産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名相是過去生所發生刻骨銘心事件的記憶,這種名相有時會被「完整不變」的保存在名色中,當有機會再看到它時,此人就會像時光倒流重回當時的境界。

  

例如,當年與某人有惡緣,就會在心中現出當年惡緣的點點滴滴,且心中難以控製,會做出當年的動作,例如,打此人、包東西要離家出走、摔壞家中的東西等不理性的行爲。又例如,兩個同修之間過去有惡緣記在名色之中,今生見面就會有惡緣的相狀,例如,看對方不順眼、找他麻煩、閃避他等。反之,若有善緣或情緣,則會現出喜愛等各種現象。

  

這種「名色業障現前」發生的原因,除自己入定到名色中之外,有時爲了解決修行人的某些問題,佛菩薩也會加持使它顯現。另外一種狀況就是外境的影響,有時也會引發「名色業障」。名色業障現前之時,前六識依名色的記憶而運作,此時五蘊身的運作(含功用、記憶)會暫時停止。因此,要控製名色業障就必須要有很好的定力,這不太容易。

  

在道場中,若有些同修中有些人之間有「惡緣」存在,則道場不易和合,甚至外魔會趁機幹擾,破壞道場的和合,修行人必須小心防範。對于深信佛力的人,在名色業障現前之時,若能求佛加持,則佛力會引導此人取用名色中的正知見去對抗所現前的邪知見,由此可渡過危機,在此之時,此人會覺得自心之中有兩個正反的知見在對抗。

  

(二)名色記憶與諸法唯心造

  

當名色中的記憶現前之時,會伴生難以想象的事,例如,名色中的「空無業障」現前,此時,會伴生一些無福報的現象,例如,此人的日常享用消失、冷氣壞了、熱水無緣無故的不來了、做事也都很倒楣。又例如,有人名色中「生孩子業障」現前,則此人會現出生孩子的症狀,如全身腫、怕冷、虛弱無力、漲奶、下體出水(如同破水)等現象。

  

這些就是「諸法唯心所造」之義,這些現象必須八識身依名色才會現出,而五蘊身則無此種現象。由這種現象可知,修行人能入八識身依名色記憶起用,則會生出神通,本人稱此爲「願力成就」。一個菩薩在世間行道渡生,長期累積由願力所生的渡生名相(例如使衆生得智慧),當此渡生名相在名色記憶之中增長,則依此就會有大神通。

  

此神通與修心的功用而成就的「定力成就」不同,也遠勝于一些天魔外道的「障眼法」,障眼法就如同人間的催眠術,被障之人「以爲有此境」,其實什麼也沒有。而願力與定力成就是可以移山倒海,使各種境界生滅或變易,如《維摩诘經》中之所說者。諸佛菩薩之所以能以大神通力渡生,與此「名色」亦有關系,由于諸佛在因地時都有大願力,且依此願力長期在世間渡生行菩薩道,因此名色中聚積很多相關的名相,例如,南無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

  

當成佛時,這些渡生名相轉爲「種智」,依此「種智」,諸佛或大菩薩即可實現當年所發的大願。因此若無名色因地時的記憶,也就沒有各種名號的佛菩薩。也就是佛菩薩都一樣,不必有名號,名號也無意義。

  

(叁)名色中名相的消除

  

名色中所記憶的名相有時在塵境的誘因下會由根識中顯現,往往對修行人産生很大的影響,甚至退轉。因此,很多人希望把名色中不好的名相消除,但實際上不容易,主要是「法界公平正義」的問題。若修行人已離叁界,那就比較容易。據筆者所知,有些報身佛會助衆生消除名色記憶。但名色中的名相與該衆生相關的事太多,消除後會使此衆生的業障及行事作爲等産生變化,故非不得已,佛菩薩很少會去改變衆生的名色記憶。

  

改變名色記憶就等于改變此人的因果,消除名色惡業的方法可誘使不良名色記憶現前,就如同由一堆米中挑出發黴的米粒,此可以靠佛力或修行之定力進入名色,但定力與信佛之力不足者不可嘗試,因爲若克製不住,惡名相會使此人發狂或生病,乃至喪命。一旦名色業障現出,則以定力依佛正見觀照,則此業障破除,此業障中的「不良心境」也可消除,只剩純粹的名相,對修行不再有障礙。

  

七、結論

  

名色是衆生在成佛之前各種名相符號的記憶,此神識與名色二者是能依與所依的關系,如手掌的手心與手背,非誰先誰後,若沒有名相就沒有各種記憶,也就沒有衆生依名相所成的因果與業力,也就沒有叁界六道之分別。在人而言,名色與五蘊是非一非異,有時勉強稱名色爲五蘊。神識依名色可産生「諸法心造」的力量。

  

衆生長期行菩薩道,其名色中聚積大量的渡生善名相,依此可生不可思議的大神通,也依此成就不同名號的諸佛菩薩。大略來說,在佛果位時,名色相當于不空如來藏,八識之用相當佛心四智之用。此中之差異在于智不具無明。衆生平時應努力行善,使名色中的善名相增加,如此可遠離叁惡道之苦,反之,若常造惡業,名色中充滿汙穢惡名相。

  

解決此惡名色業障之方法,可求佛加持或入定到名色中,找出此名色業障,以佛正知見觀照,則惡心破除,唯存不分善惡的無記名相。

  

最後,衆生間因嚴重失和所生的惡緣非常可怕,經常會在名色中記憶不失,一旦機緣成熟而現前時,對修行人傷害極大,願同修在世間要多造善緣,莫造惡緣!

  

《談佛經中名色的真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