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爲西方極樂世界之別名。如安樂國、安樂世界、安樂淨土等諸稱,皆爲其例。據無量壽經卷上載,其國無有叁途苦難,唯有自然快樂之實,故稱安樂國。此外,“安樂”二字若用于身心上,則指身安心樂之意。據法華文句卷八下之解釋,身無危險爲安,心無憂惱爲樂。(參閱“極樂世界”5481)
(二)(?~1207)日本淨土宗僧。京都人。外記入道師秀之子,名遵西。號安樂房。幼時出家。與住蓮同師事法然上人,專修淨土,學通內外。頗富文采,曾筆受法然上人撰述之“選擇本願念佛集”一書中之前叁章部分。後于承元元年,後鳥羽上皇因宮女松蟲、鈴蟲之出家,而怒斬師與住蓮,其師法然亦以七五高齡而遭流放。
(術語)身安心樂也。文句八下曰:“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
瑜伽八十叁卷十七頁雲:言安樂者:無損惱行。
0625 - 朱芾煌
安樂者,無逼惱故。清淨法界,衆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