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語as!t!a^v aks!an!a^h!,巴利語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又作八難處、八難解法、八無暇、八不閑、八非時、八惡、八不聞時節。據長阿含卷九“十上經”、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難經”等載,八難即:(一) 在地獄難,衆生因惡業所感,墮于地獄,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不得見佛聞法。(二)在餓鬼難,餓鬼有叁種:(1)業最重之餓鬼,長劫不聞漿水之名。(2)業次重之餓鬼,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3)業輕之餓鬼,時或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填河塞海,受苦無量。(叁)在畜生難,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爲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或互相吞啖,受苦無窮。(四)在長壽天難,此天以五百劫爲壽,即色界第四禅中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于見佛聞法。(五)在邊地之郁單越難,郁單越,譯爲勝處,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六)盲聾喑啞難,此等人雖生中國(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國一帶),而業障深重,盲聾喑啞,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七)世智辯聰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奉持八關齋法,可對治此八難。另據成實論卷二,則以四輪來對治八難,即:(一)住善處,可生中國。(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叁)自發正願,可具正見。(四)宿植善根,可諸根完具。[大智度論卷十叁、大乘義章卷八、維摩經卷下香積佛品]
(二)指行受戒、自恣等之時,若有八難事來,則聽許略說自恣。八難即:王難、賊難、火難、水難、病難、人難、非人難、毒蟲難。[四分律卷叁十四、卷叁十八]
(名數)謂見佛聞法有障難八處也,又名八無暇。謂修道業無閑暇也。一地獄;二餓鬼;叁畜生;四郁單越(新作北拘盧洲),以樂報殊勝,而總無苦故也;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之處;六聾盲喑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佛後,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維摩經方便品曰:“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叁途八難。”同天臺疏叁曰:“言八難者:叁惡道爲叁,四北郁單越,五長壽天,六盲聾喑啞,七世智辯聰,八佛前佛後。”淨心誡觀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爲本,叁途八難以女人爲本。”大乘義章八末廣說其相。
[出維摩所說經] 八難者。八處障難也。此之八處。雖感報苦樂有異。而皆不得見佛。不聞正法。故總稱爲難也。一在地獄難謂南膽部洲之下。過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熱等獄。皆名地獄。衆生因惡業所感。墮于彼處。長夜冥冥。受苦無間。障于見佛聞法。故名地獄難。(梵語膽部洲。即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八寒獄者。頞浮陀獄。泥賴浮陀獄。阿吒吒獄。阿波波獄。嘔喉獄。郁波羅獄。波頭摩獄。芬陀利獄也。八熱獄者。想獄。黑繩獄。堆壓獄。叫喚獄。大叫喚獄。燒炙獄。大燒炙獄。無間獄也。) - 明·一如等 撰
八個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叁惡道,因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裏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 - 陳義孝編
地獄難。畜生難。餓鬼難。北郁單難。佛前佛後難。長壽天難。聾盲喑啞難。世智辯聽難。生善處對治五難。謂叁塗及郁單越長壽天等。值善人對治佛後難。發宿心願治世智辯聽。值善根治盲聾喑啞 - 唐·李師政 撰
又譯作「八無暇、八非時、八不聞時節、八不閑、八難之處、八不閑處」,八個難以修學佛法或遇不到佛法的地方,指「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聾啞、邪見、如來不出世」。 - 莊春江居士編
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八難處:地獄、餓鬼、畜牲、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
其中地獄餓鬼畜牲屬叁惡道,因爲業障大重,很難見聞佛法;
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
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裏的人也不能了生脫死;
患了盲聾瘖啞的人,自然見聞不到佛法;
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會毀謗佛法;
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後,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