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報身?報身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報身”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報身”的解釋

  (一)梵語sam!bhoga-ka^ya。指佛之果報身。又作報佛、報身佛、受法樂佛。或譯爲受用身、食身、應身。又稱第二身。爲叁身之一,四身之一。即酬報因位無量願行之報果,爲萬德圓滿之佛身。亦即菩薩初發心修習,至十地之行滿足,酬報此等願行之果身,稱爲報身。如阿彌陀佛、藥師如來、盧舍那佛等,皆爲報身佛。大乘起信論即以酬因感果之義解釋報身,謂報身爲叁賢、十地之菩薩所見無分齊之色身。

  報身以大智(無分別之聖智)、大定(無作意)、大悲(能拔救衆生之苦)爲其體,具有無量色相,及十力、四無畏等無量功德與樂相。據大智度論卷九所載,佛有法性身、父母生身之二身,法性身遍滿十方虛空,相好莊嚴,有無量光明及無量音聲;同書卷叁十舉出佛身有真身、化身二種,真身遍滿虛空,其說法之音聲亦遍及十方無量世界,然僅有十住菩薩能以不可思議方便智力而聽受之;卷叁十叁舉出法性生身、隨世間身二種,法性生身常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之菩薩爲其侍從。凡此皆指佛之實報身而言。

  天臺家于報身之內證與外用中,就受用之義,將報身分爲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又就報身及其所居之土,分爲真報身土、影現報身土。真報身土乃爲地上菩薩所現,爲證道(諸佛所證之實理)之報身土;相對于此,影現報身土乃特爲地前之人所現,爲教道(方便示教之道)之報身土。法相唯識家所說叁身中之受用身,即與此同義。又據梁譯攝大乘論卷下、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叁載,諸佛之淨土及菩薩聽受大乘法或爲他說法而受法樂,皆以佛之報身爲其因,皆由報身所成。大乘同性經卷上相對于穢土成佛爲化身,謂淨土成佛爲報身,即諸佛淨土系以報身爲因而顯現之意。蓋梁譯攝大乘論卷下列舉受用身與自性身有六種不同,變化身與自性身有八種不同。同書論釋卷十叁至卷十五中,說明受用、變化二身皆以自性身爲依止,法身爲自利之方便,受用身及變化身則爲利他之方便;謂報身單爲利他益物之身,爲地上菩薩所見者,又法華經論所說之報佛(十地之行滿足而報得受樂莊嚴之身)與法身,皆爲自利之身。關于此等說法,據吉藏法華玄論卷九之意,法華經論中以佛性爲法身,佛性所顯者爲報身,化衆生者爲化身,系依開本合迹之義;攝大乘論中合佛性及佛性所顯者爲法身,化菩薩者爲報身,化二乘者爲化身,系依開迹合本之義。佛地經論卷七將受用身分爲自受用、他受用二身,以自受用身爲自利分之實身,他受用身乃爲地上菩薩而現之化身,即兼取前述二說,以彰顯報身之兩面。[合部金光明經卷一“叁身分別品”、無上依經卷上、法華經論卷下、佛性論卷四無變異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轉清淨成菩提品、如來功德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十地經論卷叁、金剛仙論卷五、卷八、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參閱“叁身”555、“佛身”2629、“受用身”3101、“象征主義”5275)

  (二)指衆生因業受報,轉生于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等六道之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報身”的解釋

  (術語)見叁身條。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報身”的解釋

  佛叁身之一,此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 陳義孝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報身”的解釋

佛叁身之一,此身是諸佛修福慧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 梵心居士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報身”的解釋

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之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爲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報身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