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幢,梵名Ratna -ketu ,音譯啰怛曩計睹。又稱寶幢佛、寶星佛。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東方之佛。此尊主菩提心之德;以寶幢表發菩提心之義,其以一切智願爲幢旗,于菩提樹下降伏魔衆,故得寶幢之名。
此尊密號福壽金剛、福聚金剛,叁昧耶形爲光焰,種子爲豙(a)。其形像爲身呈淺黃色,著赤色袈裟,偏袒右肩,左手向內,執持袈裟之二角置于胸前,右手屈臂,稍豎而向外開,複稍仰掌垂指,作與願印,結跏趺坐于寶蓮花上。
又有謂寶幢如來與金剛界東方阿■如來、阿彌陀經之西方寶相佛、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之西方大寶幢如來同尊。[合部金光明經卷一壽量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四、卷十六、卷十七、卷二十]
(佛名)胎藏界中臺八葉院東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寶幢者以菩提心統率萬行,降伏四魔軍衆之標幟也。密號曰福聚金剛,是此如來轉第八識而得之大圓鏡智所成。而此鏡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壽。左手爲拳,安于脅,右手垂而觸地。種子爲無點之&DF-8740;字,以是爲初發之菩提心故也。金剛界稱阿閦如來。其密號同。是四種法身中之自受用身也。大日經一曰:“東方號寶幢,身色如日晖。”同疏四曰:“次于四方八葉上觀四方佛,東方觀寶幢如來,如朝日初現,赤白相輝之色,寶幢是發菩提心義也。譬如軍將統禦大衆,要得幢旗,然後部分齊一,能破敵國,成大功名。如來萬行亦複如是,以一切智願爲幢旗,于菩提樹下降伏四魔軍衆,故以爲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