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八位胎藏?八位胎藏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八位胎藏”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八位胎藏”的解釋

  在母胎中形成小兒之八個時期。又作胎藏八位。(一)羯羅藍位(梵kalala  ),譯作凝滑。指受胎後之七日間。(二)遏部昙位(梵arbuda  ),譯作疱。指受胎後之二七日,此時其形如瘡疱。(叁)閉屍位(梵pes/i^  ),譯作聚血或軟肉。受胎後之叁七日,其狀如聚血。(四)鍵南位(梵ghana  ),譯作凝厚。受胎後之四七日,其形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然未具眼、耳、鼻、舌四根。(五)缽羅賒佉位(梵pras/a^kha^),受胎後之五七日,肉團增長,始現四肢及身軀之相。(六)發毛爪位,受胎後之六七日,已生毛發指爪。(七)根位,受胎後之七七日,眼、耳、鼻、舌四根圓滿具備。(八)形位,受胎至八七日以後,形相完備。[瑜伽師地論卷二、法苑珠林卷六十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八位胎藏”的解釋

  (名數)小兒在母胎中之八時期也:一、羯羅藍Kalala,二、額部昙Arbuda,叁、閉屍Peś&imacron;,四、健南Ghana,五、缽羅奢佉Praś&amacron;kh&amacron;,六、毛發爪齒位,七、根位,八、形位,受胎後七日間曰羯羅藍,譯作凝滑。受胎二七日後其形如瘡疱,謂之額部昙,譯作疱。受胎至叁七日則其狀如聚血,謂之閉屍,譯作聚血,或軟肉。受胎四七日則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而未具眼耳鼻舌之四根,謂之健南,譯作凝厚。受胎五七日,則肉團增長,四支及身分之相始現,謂之缽羅奢佉。受胎後六七日,則生毛發爪齒,謂之毛發爪齒位。受胎七七日,則眼耳鼻舌之四根圓滿具備,謂之根位。受胎八七日以後,在胎藏中,形相完備,此位謂之形位。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八位胎藏”的解釋

  嬰兒在母胎中的八個時期。一、受胎後七日間,叫做羯羅藍,華譯爲凝滑。二、受胎十四日後,形狀如瘡疤,叫做額部昙,華譯爲廂。叁、受胎後二十一日,其狀如聚血,叫做閉屍,華譯爲聚血或軟肉。四、受胎後二十八日,漸漸堅固,有身意二根,但還沒有眼耳鼻舌之四根,叫做健南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八位胎藏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