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語。謂宇宙萬象系由我人之妄想分別而起,本來即無任何一物可執著。一切諸法皆空,僅由于相依相存之關系而存在。于彼此不斷變化之關系中,並無獨自存在之主體,故無任何一物可執著,亦毋須執著任何物。語出六祖壇經(大四八·叁四九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謂一切空寂,了無一物,道破了天真獨朗之境。據六祖壇經之說,此偈系針對大通神秀(大四八·叁四八中):“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偈而發者,慧能即以此偈蒙五祖弘忍傳授衣缽,而成爲禅宗六祖。
(術語)禅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義空也,與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壇經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師呵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了無一物可了,是名真知。”傳燈錄叁(達磨章)曰:“光曰:我心未甯,乞師與安。師曰:將心將來與汝安。曰覓心不可得。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假不實緣生如幻,所以說本來無一物。六祖壇經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陳義孝編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假不實緣生如幻,所以說本來無一物。六祖檀經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