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巧于辯述。單稱辯。即善巧說法義之才能。佛、菩薩等于多劫中,由口業莊嚴之功力而具足各種辯才,如四無礙辯、七辯、八辯、九辯等。四無礙辯即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辯無礙辯,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智;廣義指辯才無礙自在之解智,特別以其中之第四辯無礙辯爲無礙自在、正確辯說之智。分析辯無礙辯,得如次七辯,即:(一)捷疾辯,于一切法無礙自在。(二)利辯,能深入通達。(叁)不盡辯,說諸法實相,詞不窮盡。(四)不可斷辯,不爲問難所斷絕。(五)隨應辯,隨應衆人要求而說法。(六)義辯,能說到達涅槃之種種利益。(七)一切世間最上辯,能說一切世間第一之大乘。以上七辯或作捷辯、迅辯、應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切世間最上妙辯。
八辯指不嘶喝、不迷亂、不怖畏、不高慢、義具足、味具足、不拙澀、應時節辯才等。九辯指無著、無盡、相續、不斷、不怯弱、不驚怖、不共、天人所重、無邊辯才等。[大品般若經卷八、勝天王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五十五]
(雜語)善巧說法義之才能也。分別之有四種,謂之四無礙辯。淨影大經疏上曰:“言能辯了,語能才巧,故曰辯才。”嘉祥法華疏二曰:“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
善巧說法的才幹。共有四種,叫做四無礙辯。見四無礙辯條。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