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四兵?四兵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四兵”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兵”的解釋

  梵語catur-an%ga-bala  或catur-an%gin,  catur-an%gin!i^,巴利語  catur-an%gini^。又作四軍、四部兵、四兵衆(梵catur  -an%ga-bala^h!ka^ya^h!  )。爲印度古代戰場上之四種軍兵。依據摩诃僧祇律卷十八所舉,即:  (一)象軍(梵hasti  -ka^ya  ,巴hatthi-ka^ya  ),又作象兵,即每四人組成一隊,共護象足。(二)馬軍(梵as/va  -ka^ya  ,巴assa-ka^ya  ),又作馬兵,每八人組成一隊,共護馬足。(叁)車軍(梵ratha  -ka^ya  ,巴同),又作車兵,每十六人組成一隊,共護軍車。(四)步軍(梵patti  -ka^ya  ,巴同),又作步兵,每叁十二人組成一隊,執持兵杖。

  于諸經典中所常見“轉輪王”之記載,多謂轉輪王具足七寶,其中之一即指此“主兵寶”。于轉輪王之世,必有四部之兵隨之征討東南西北四方,軍力所至,悉皆歸伏,可見四兵威力之強盛。密教所供奉之忿怒尊中,形像多爲身披甲胄,手持刀杖,足踏鬼形,呈現陣戰臨敵而降伏之狀;考其源流,應與印度古代四兵之製及四兵形象有密切之關系。

  于大唐西域記所載犍陀羅國之製度,其中詳細敘述該國軍隊組織、兵士臨戰禦敵之情形,可知于玄奘西遊之時,印度尚保存此一兵製。此外,我國自古雅俗之間所共同風行之象棋遊戲,即是傳自印度四兵之製,其後又傳至日本。此一包含象、馬、車、步(兵)四軍之特殊棋戲亦曾自印度傳入波斯、歐洲等諸國,成爲普及全世界各階層的共通文化之一。[中阿含卷十叁烏鳥喻經、長阿含卷四遊行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有部毗奈耶卷叁十七、大唐西域記卷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四兵”的解釋

  (名數)一象兵,二馬兵,叁車兵,四步兵,是曰輪王之四兵。見長阿含經六。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四兵”的解釋

  [出長阿含經]  謂轉輪王出遊之時。即集此四兵。隨從而衛護也。一象兵謂轉輪王出遊之時。其軍士皆乘象也。二馬兵謂轉輪王遊之時。其軍士皆乘馬也。叁車兵謂轉輪王出遊之時。其軍士皆乘車也。四步兵謂轉輪王出遊之時。其軍士皆帶甲胄。隨從步行也。 - 明·一如等 撰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四兵”的解釋

西域記二卷七頁雲:君王奕世,唯剎帝利篡弒時起,異姓稱尊。國之戰士,骁雄畢選;子父傳業,遂窮兵術。居則宮廬周衛,征則奮旅前鋒。凡有四兵,步馬車象。象則被以堅甲,牙施利距;一將安乘,授其節度;兩卒左右,爲之駕馭。車乃駕以驷馬,兵帥居其乘,列卒周衛,扶輪挾毂。馬軍散禦,逐北奔命。步軍輕捍,敢勇充選,負大橹,執長戟,或持刀劍,前奮行陣。凡諸戎器,莫不鋒銳。所謂矛楯、弓矢、刀劍、钺斧、戈殳、長槊、輪索之屬,皆世習矣。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四兵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