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戒禁取?戒禁取是什麼意思?

在法相辭典、唯識名詞白話辭典、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戒禁取”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戒禁取”的解釋

  瑜伽八卷叁頁雲:戒禁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卽于彼見、彼見隨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等隨觀執爲清淨、爲解脫、爲出離。唯用分別染汙慧爲體。
  二解  瑜伽五十八卷叁頁雲:戒禁取者:謂所受持隨順見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若戒若禁、于所受持諸戒禁中,妄計爲最、爲上、爲勝、爲妙;威勢執取,隨起言說,唯此谛實,余皆虛妄。由此戒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戒禁取
  叁解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頁雲:邪分別見之所受持身護語護,說名爲戒。隨此所受形服飲食威儀行相,說名爲禁。又雲:定愛爲緣,立戒禁取。如四相取中說。
  四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九卷十五頁雲:問:何故名戒禁取?答:此取諸戒禁故,名戒禁取。問:此通取五取蘊,何故但名戒禁取耶?答:此因戒禁、通取五蘊,故但名戒禁取。複次以行相故,名戒禁取。謂取戒禁、或取余蘊、執能淨者,名戒禁取。複次此見應名戒禁等取。略去等言,故但名戒禁取。複次此多取戒禁故,名戒禁取
  五解  顯揚一卷七頁雲:五、戒禁取。謂于前諸見及見所依蘊,計爲清淨、解脫、出離,染汙慧爲體。唯分別起。能障如前無顛倒解爲業。如前乃至增長戒禁取爲業。如經說:取結所系。
  六解  成唯識論六卷十頁雲:五、戒禁取。謂于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爲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爲業。然有處說執爲最勝,名爲見取;執能得淨,名戒取者;是影略說,或隨轉門。不爾;如何非滅計滅,非道計道,說爲邪見;非二取攝。
  七解  五蘊論四頁雲:雲何戒禁取?謂于戒禁及彼所依諸蘊,隨觀爲清淨,爲解脫,爲出離,染汙慧爲性。
  八解  廣五蘊論九頁雲:雲何戒禁取?謂于戒禁及所依蘊,隨計爲清淨,爲解脫,爲出離,染慧爲性。戒者:謂以惡見爲先,離七種惡。禁者:謂牛狗等禁,及自拔發,執叁支杖,僧佉定慧等。此非解脫之因。又計大自在或計世主及入水火等,此非生天之因。如是等,彼計爲因。所依蘊者:謂卽戒禁所依之蘊。清淨者:謂卽說此無間方便以爲清淨。解脫者:謂卽以此解脫煩惱。出離者:謂卽以此出離生死。是如此義。能與無果唐勞疲苦所依爲業。無果唐勞者:謂此不能獲出苦義。
  九解  集論一卷七頁雲:何等戒禁取?謂于諸戒禁及戒禁所依五取蘊,等隨觀執爲清淨,爲解脫,爲出離,諸忍欲覺觀見爲體;勞而無果所依爲業。
  十解  俱舍論十九卷七頁雲:于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間因,妄起因執,投水火等種種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執,唯受持戒禁數相應智等,非解脫道,妄起道執。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
  十一解  集異門論八卷六頁雲:雲何戒禁取?答:如有一類,于戒執取。謂執此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于禁執取。謂執此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于戒禁俱執取。謂執此戒禁,俱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是名戒禁取
  十二解  品類足論七卷六頁雲:戒禁取雲何?謂如有一、取戒、言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取禁、言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取戒禁、言戒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是名戒禁取
  十叁解  品類足論一卷四頁雲:戒禁取者:于五取蘊,等隨觀執爲能清淨,爲能解脫,爲能出離;由此起忍樂慧觀見。
  十四解  界身足論上四頁雲:戒禁取雲何?謂于五取蘊,等隨觀執爲清淨,爲解脫,爲出離;由此起忍樂慧觀見。是名戒禁取
  十五解  此是四取中之戒禁取。法蘊足論十卷二十七頁雲:雲何戒禁取?謂有一類、取戒,取禁,取戒禁,爲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處;是名戒禁取
  十六解  如取支差別中說。 - 朱芾煌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戒禁取”的解釋

四取之一,即執著非正因、非正道爲正因、正道。亦即執取五見中之戒禁取見,于叁界之苦、道二谛中皆各有此見,故計有六事。此戒禁爲聖道修行之怨敵,使修行者由此而诳惑,如使在家衆妄計自餓等法爲生天之道;使出家衆執著可愛之境,而舍離清淨道。或如外道之妄計雞、狗等戒,故于五見之中,唯獨別立此一見。參閱“四取”條。 - 于淩波居士著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戒禁取”的解釋

另譯作「戒取、戒盜結、戒受、行願結、他取結」,即「執取(與解脫無關)禁戒與禁忌」。(反義詞「不戒取」)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戒禁取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