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十五尊?十五尊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十五尊”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五尊”的解釋

  真言行者身上應安布之十五尊。即:(一)觀身如佛形,此乃先以全身爲佛身,即理法身。(二)根本命金剛,發心最初金剛薩埵之身,爲智法身,攝五佛。(叁)釋輪以爲座,以帝釋天所住之忉利天爲座,此爲曼荼羅壇。(四)多羅爲二目,以觀音之眷屬多羅爲二目。(五)毗俱胝爲耳,毗俱胝亦爲觀音眷屬,與多羅攝羯磨部四菩薩。(六)吉祥爲口舌,文殊以大智轉法輪,又爲蓮華部說法門以利菩薩故,以之爲口舌。(七)喜戲爲鼻端,舉八供養中初之金剛嬉戲菩薩而攝八供養菩薩。(八)、(九)金剛觀自在,以成兩手臂,指以金剛部之金剛業爲左臂,蓮華部觀自在爲右臂,即此二尊攝金、蓮二部諸尊。(十)、(十一)叁世不動尊,以爲兩膝腳,即以降叁世爲右腳,不動爲左腳,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十二)心爲遍照尊,胸上爲大日如來,即以大日如來爲五佛心。(十叁)臍成虛空眼,臍爲身之中心,以表法界之中心,虛空眼即佛眼佛母,又表諸佛能生之德,故爲臍輪。此尊攝外金剛部二十天。(十四)虛空寶爲冠,虛空寶乃寶部之金剛寶菩薩,即虛空藏;寶部表灌頂之德,故爲頂。(十五)相好金剛日,金剛日菩薩相好,攝四波羅蜜菩薩。  真言行者以此十五尊而成一身,而此十五尊統攝金、胎兩部之諸尊。上記所述乃攝金剛界叁十七尊。[瑜只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瑜只經疏卷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五尊”的解釋

  (名數)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剛爲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剛者,五部中金剛薩埵之名,是爲根本。故下文謂極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爲命世之金剛薩埵,于五薩埵中隨取其一也。明爲縛曰吽。第二以釋輪爲座,天帝釋也,一名因陀羅,此雲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頂善法堂中,有常住金剛界大曼荼羅叁十七尊。此曼荼羅爲釋輪,輪者方壇也,名爲大因陀羅,是地地之名也。行者當住于堅勝金剛座妙高山王頂大因陀羅輪壇上,明爲斫羯羅。第叁第四兩尊之多羅爲二目。第五毗俱胝爲耳。此二尊,是觀音之眷屬也。下文謂多羅毗俱胝,並是羯磨部。于此攝羯磨部四菩薩,此金剛界在西向東,故以西方二尊爲耳目,能以此身作事業,故屬于羯磨部。明爲多羅,斫刍,必哩俱胝。第六吉祥爲口舌,是文殊也,又爲蓮華部之利菩薩。行者在東向西,故又以西方尊爲口舌。此文殊者,般若藏也。故爲行者口舌而作轉法輪。此攝賢劫十六尊等,明謂爲曼殊室利耶。第七喜戲爲鼻端,是金剛喜戲菩薩也。舉初之一而攝八供養菩薩,故下文謂喜戲名供養,明爲縛曰羅啰底。第八金剛,第九觀自在,以此二菩薩爲兩手臂。于此二菩薩攝金剛蓮華部八菩薩,故下文雲右臂觀音部,左臂金剛業。右者慧,故爲蓮華開覺;左者定,故爲金剛降伏。明爲缬唎(觀音),吽(金剛)。第十叁世,第十一不動尊,以此二明王爲兩膝腳。于此二明王攝四攝菩薩,故下文雲叁世不動尊,即名四攝智。右觀不動,左觀降叁世,即菩提心調伏降魔之四攝也。于此使者衆攝五大尊及塔下方之諸執金剛神等,明爲悉但隸路枳也(叁世),左摧吽(不動)。第十二心爲遍照尊。雖于五部佛中隨得何佛,然必以大日爲五佛心,明爲鍐。第十叁臍爲虛空眼,此佛眼佛母菩薩能攝破七曜二十八宿一切天,故下文謂虛空眼外持。佛母能孕諸佛,故爲行者之臍,明雲欠室利。第十四虛空寶爲冠,于此虛空藏菩薩攝寶部之四攝菩薩,故下文謂頂上摩尼屬。五輪持身時,頂爲空輪,故爲虛空寶。大日經謂諸菩薩欠字安頂上者,即此義也。明爲阿迦舍麼隸。第十五相好爲金剛日,此寶部金剛光菩薩,是一切如來自性之光明,故爲行者之相好。下文謂金剛光彼岸,于此攝四攝四波羅蜜菩薩,是如來四八之相好,能遍攝法界之相好,明雲帝儒吽。以此十五尊共爲一佛身。如世月團圓,佛性亦如月。此十五尊能攝五部叁部叁十七尊,互爲同體,更無二味,通能成五部五法。出于瑜只經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同疏。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十五尊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