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布袋和尚”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布袋和尚”的解釋

  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爲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有偈曰(大五一·四叁四中):“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可爲其一生之寫照。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于囊中,時人稱爲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梁貞明二年(916)叁月,師將示寂,于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大五一·四叁四中):“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入寂。其後,有人于他州見師負布袋而行。世人以其爲彌勒之化現,江浙之地多畫其像流傳

之。宋畫遺品今唯存梁楷之布袋圖。又傳至日本後,成爲七福神之一,民間多祭祀之。[宋高僧傳卷二十一、佛祖統紀卷四十叁、佛祖曆代通載卷二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叁、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九七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布袋和尚”的解釋

  (人名)五代梁時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時號長汀子。常荷一布袋入鄽,見物則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師拊其背。僧回首。師曰:乞我一文錢。曰:道得即與。師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放下布袋。福曰:爲只如此,爲更有向上事。師負之而去。梁貞元叁年,端坐嶽林寺盤石,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遂入滅。後現于他州,亦負布袋而行。明如惺龍華忏法後附有布袋和尚傳。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布袋和尚”的解釋

  五代梁時浙江奉化縣布袋和尚,常露腹歡喜,手執布袋,禅機幽默,所以被稱爲布袋和尚,相傳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布袋和尚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