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布薩?布薩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翻譯名義集、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布薩”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布薩”的解釋

  梵語pos!adha,  upavasatha,  upos!adha,  upava^sa,  巴利語uposatha  或  posatha。又作優波婆素陀、優婆娑、布薩陀婆、布灑他、布沙他、邬波婆沙、逋沙陀、褒灑陀、烏逋沙他。意譯爲長淨、長養、增長、善宿、淨住、長住、近住、共主、斷、舍、齋、斷增長,或稱說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會一處,或齊集布薩堂(梵uposatha^ga^ra  ,即說戒堂),請精熟律法之比丘說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反省過去半月內之行爲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則于衆前忏悔,使比丘均能長住于淨戒中,長養善法,增長功德。又在家信徒于六齋日受持八齋戒,亦稱布薩,謂能增長善法。

  布薩一製系源于印度吠陀以來之祭法,即在新月祭(梵dars/a  -ma^sa  )與滿月祭(梵paurn!a  -ma^sa  )之前一天舉行預備祭,稱爲布薩;祭主于此日斷食,安住于清淨戒法中,令身心俱淨。其後傳至佛陀時代,外道尼幹子等仍有集會一處,持斷食等四戒之作法,佛陀亦准許于僧團中用其行事,故知佛教之布薩即依准此一風習而來。惟若依佛製,則應誦念全部之波羅提木叉,但若遇八難等諸緣,則僅誦念其中之一部分即可,故知爲因應情事之緩急,說戒亦有廣、略之分別。

  四分律卷五十八將布薩分爲叁語布薩、清淨布薩、說波羅提木叉布薩、自恣布薩等四種;五分律卷十八列舉心念口言、向他說淨、廣略說戒、自恣布薩、和合布薩等五種;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六則舉出十四日布薩、十五日布薩、和合布薩、僧布薩、衆布薩、一人布薩、說波羅提木叉布薩、淨布薩、敕布薩等九種。至于布薩日之日期,諸經律各有異說。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林經、增一阿含經卷十六等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即六齋日)行布薩。四分律卷五十八則以一日、十四日、十五日爲布薩日。大智度論卷十叁則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等爲布薩日。大致說來,半月中叁度說戒,稍嫌過繁,後乃産生半月一回之製。又布薩及持齋之風氣在我國及日本古來即頗爲流行。[雜阿含經卷四十、毗尼母經卷二、四分律卷叁十六、十誦律卷五十九、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上四、法苑珠林卷八十八、玄應音義卷十四](參閱“布薩日”191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布薩”的解釋

  (行事)原爲梵語Upavasatha,變于巴利Uposatha,失梵語之原形,而爲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灑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薩陀婆,譯曰淨住,善宿,又曰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叁十日),集衆僧說戒經,使比丘住于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又在家之法,于六齋日持八戒而增長善法,謂之布薩。因而就所作之法,謂之說戒或八戒。就其功能則曰布薩。又曰優補陀婆,譯曰斷增長,斷惡長善之義也。又名缽羅帝提舍耶寐Pratideśay&amacron;mi,譯曰我對說。此日向人忏悔所犯之罪也。智度論十叁曰:“今日誠心忏悔,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爲布薩,願持此布薩福報生生不墮叁惡八難。”玄應音義十八曰:“布沙他,或作逋沙,此雲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叉磨此雲忍,謂容恕戒罪,舊名忏者,訛略也。”同二十四曰:“布灑他此雲增長,謂半月叉磨增長戒根也。或言逋沙他,亦言布薩,皆訛略也。”寄歸傳二曰:“半月半月爲褒灑陀,朝朝暮暮憶所犯罪”,“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意明長養淨除破戒之過,昔雲布薩者,訛略也。”行事鈔上四曰:“布薩此雲淨住,出要律儀雲:是憍薩羅國語。六卷泥洹雲:布薩者長養,有二義:一清淨戒住,二長增功德。雜含雲布薩陀婆,若正本音優補陀婆,優雲斷,補陀婆雲增長。國語不同,亦呼爲集、爲知、爲宜、爲同、爲共住、爲轉、爲常也。叁千威儀雲:布薩者,秦言淨住,義言長養,又言和合也。”玄應音義十四曰:“逋沙他此雲增長,或名缽羅帝提舍耶寐,此雲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名布薩者,訛略也。譯雲淨住者,義翻也。”布薩與安居皆原爲婆羅門教徒之行事(安居者防于雨期不健康時期外出殺草木小蟲,且資各自修養),王舍城諸外道梵志于月叁時爲集會,衆人群來周旋,共爲知友,供養飲食。佛勸瓶沙王製之,有比丘對白衣說經,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爲月二回。次第增爲六齋八齋等。此有如結八戒之觀。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布薩”的解釋

  華譯淨住,或長養。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與廿九日或叁十日)集僧說戒經,使比丘住于淨戒中,能長養善法;在家之法,于六齋日持八戒以增長善法。 - 陳義孝編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布薩”的解釋

  大論:秦言善宿。南山:此雲淨住,淨身口意,如戒而住。六卷泥洹,翻雲長養。長養二義:一、清淨戒住,二、增長功德。雜含雲:布薩婆陀,若正本音優補陀婆。優言斷,補陀婆言增長。國語不同,律雲布薩法,一處名布薩犍度,即說戒也。應法師雲:此名訛略,應言缽啰帝提舍耶寐。此雲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也。舊雲淨住,乃義翻也。事鈔雲:若衆大聲小,不聞說戒,令作轉輪高座,立上說之,此則見而不聞也。又如多人說戒,何由並得見作法者面,此則聞而不見也。善見曰:雲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說戒法不壞是。摩得伽雲:布薩者,舍諸惡不善法,及諸煩惱有受,證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又雲:半月半月自觀身。從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間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意所忏悔。毗尼母雲:若犯七衆不淨人前,應止不說戒。即律文雲:犯者不得聞戒,不得向犯者說等。四分:若說戒日,無能誦者,當如布薩法,行籌告白,差一人說法誦經,余諸教誡,誦遺教亦得。若全不解者,律雲下至一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阿含具解)。如是作已,不得不說。若不解者,雲謹慎莫放逸便散。並是佛之囑累。僧祗雲:欲得五事利益,當受持此律。何等爲五?一、建立佛法;二、令正法久住;叁、不欲有疑悔,請問他人;四、僧尼犯罪者爲依怙;五、欲遊化諸方,而無有礙。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一戒品牢固;二善勝諸怨;叁于衆中決斷無畏;四有疑悔者能開解;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明了論解雲:本音毗那耶,略言毗尼)。摩耶經雲:樂好衣服,縱逸嬉戲,奴爲比丘,婢爲比丘尼。不樂不淨觀,毀謗毗尼,袈裟變白,不受染色,貪用叁寶物等,是法滅相。 - 宋·普潤法雲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布薩”的解釋

爲音譯,義譯爲「清淨」,佛陀采用當時傳統的宗教慣例(吠陀祭典),每半個月集合全體僧衆(缺席者須請假),透過教誡砥砺與教說學處(戒條),確保僧衆的清淨。後來演變爲上座長老主持,先進行僧團事務的處理與議決,後誦戒(每一條學處)確認無人違犯的宗教儀式。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布薩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