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res!t!hin(音譯室隸瑟□),或 gr!ha-pati(音譯疑叻賀缽底);巴利語set!t!hin,或 gaha-pati。爲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則通稱富豪或年高德劭者爲長者,如雜阿含經卷五所載,那拘羅長者已一二○歲,年耆而根熟。又增一阿含經卷叁清信士品列舉多位特出之長者,如第一智慧之質多長者,降伏外道之掘多長者,能說深法之優波掘長者,福德盛滿之阇利長者,大檀越主之須達長者,門族成就之泯兔長者。然據翻譯名義集卷二長者篇載,印度稱豪族、富商巨賈爲長者;此則異于前記阿含經之說法,亦大異于我國素以耆年高德者稱爲長者之風習。又日本所謂之長者,亦含有長老耆宿之意,如藤原氏長者、源氏長者等。
此外,法華經文句卷五上舉出叁種長者,即:(一)世間長者,具有姓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歎、下歸等十德者。(二)出世長者,即指佛。佛生于真如實際之中,功成道著,十號無極,法財萬德悉皆具滿,十力雄猛而善能降伏諸魔與外道,于一心叁智無不通達,故亦稱出世佛大長者。(叁)觀心長者,即具有觀心之智之大智者,其觀心之智從實相而出,了知于叁谛中含藏一切功德,而善能以正觀之慧降伏染著之心,一一徹見中道與權實等事理諸法。[法華經卷二譬喻品、梵語雜名、法苑珠林卷五十六、慧苑音義卷下](參閱“長者十德”3601)
(雜名)梵語曰疑叻賀缽底D&rdotblw;ha-pati,積財具德者之通稱。如須達長者等。法華玄贊十曰:“心平性直,語實行敦。齒邁財盈,名爲長者。”又,年長者之稱。孟子曰:“徐行後長者。”又,顯貴者之稱。史記曰:“門外多長者車轍。”又,謹厚者之稱。漢書曰:“寬大長者。”
1.年長或分尊的人。2.尊稱有道德的人。 - 陳義孝編
1.財物官。2.有錢人。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