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慈恩寺?慈恩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國百科全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慈恩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慈恩寺”的解釋

  (一)位于陝西西安城南。又稱大慈恩寺。本爲隋代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高宗爲皇太子,爲其母文德皇後薦福而擴修,故稱寺名爲慈恩。玄奘大師自西域歸來,任上座,總轄寺務,並于寺中翻譯經典,共譯出四十余部四百數十卷,世因稱慈恩叁藏。師並于寺中立磚塔,七級四面,高叁百尺,後稱大雁塔。玄奘之後,弟子窺基亦住于此。窺基系法相宗開祖,世稱慈恩大師。寺現存,在西安市城南二裏許。(參閱“大慈恩寺”877)

  (二)位于日本羽前醍醐村。山號瑞寶山。屬于日本新義真言宗。據傳,本寺系依聖武天皇之敕願,于天平年中(729~749)由行基所開創。保元元年(1156)弘俊營造寺宇,後世尊爲中興祖師。今有本堂、二王門、鍾樓、寶藏、藥師堂、彌陀堂、不動堂等建築。本堂建于元和四年(1618),與安置于阿彌陀堂之木造阿彌陀如來坐像皆被指定爲日本國寶。[日本名勝地志卷五]

  (叁)位于日本武藏慈恩村。山號華林山最上院。天長年中(824~834)慈覺所創。以本寺地勢酷似我國之慈恩寺,故定寺名爲慈恩。後漸衰頹,天文年中(1532~1555)太田源五郎再興。至近世又告荒廢,僅存堂宇二叁間。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慈恩寺”的解釋

  (寺名)唐高宗爲太子時,爲文德皇後所創建,十大寺之一。在陝西長安縣東南,曲江北。隋無量寺地。南臨黃渠。竹松森邃。爲京師最。西院浮圖七級。崇叁百尺。永徽叁年沙門玄奘立。東有繙經院。摭言曰:“進士自神龍後,期集慈恩寺塔下題名。”按唐杜甫岑參等並有登慈恩寺塔詩。

【中國百科全書】對“什麼是慈恩寺”的解釋

  中國佛教法相宗祖庭。位于陝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于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爲其母文德皇後追薦冥福,擴建爲大慈恩寺。當時寺院規模巨大,重樓複殿,計有房屋1897間。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慈恩寺爲上座,住翻經院,專務翻譯。慈恩寺譯場,以玄奘爲譯主,下設征文、綴文、證梵、筆受等科。主要從譯人員皆挑選賢明才彥之大德,人數達千余人,是當時最大的國立譯場之一。1931年由太虛法師主持,朱子橋、楊虎城兩將軍合力資助,在寺內設慈恩宗學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進行修繕。

  寺內大雁塔創于唐永徽叁年(652),爲保存玄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初爲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表土心5層方塔。武周長安(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後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明萬曆叁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後揣《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至于稱大雁塔則是爲與後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塔高64米,塔身枋、鬥拱、欄額均爲青磚仿木結構。塔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均有拱門,可憑欄遠眺。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的說法圖,刻有當時的殿堂建築,是研究唐代建築、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叁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叁藏聖教序記》,均爲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暢耀)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慈恩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