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空”之對稱。知道一切事物有空理之一面,然不知其反面同時存有不空之意義,稱爲但空、偏空。知道空理,同時亦知不空之理,此稱爲不但空、不可得空。執著空,稱但空;知空亦不可得而不執空,稱不但空。叁論宗吉藏以但空、不但空區別大乘、小乘之教義。天臺宗則分配之于二教,以但空爲藏教,以不但空爲通教;又對觀空之空觀,分爲但空觀與不但空觀。[大智度論卷叁十七、叁論玄義、摩诃止觀(會本)卷叁之叁、天臺四教儀](參閱“叁觀”706)
(術語)大小乘所見之空理有二種,小乘分析諸法,但見空而不見不空,故雲但空。大乘之菩薩,分析諸法,不使歸空,諸法如幻如夢,其當體見空,空之中自有不空之理,故謂之不但空。天臺分配之于二教,以但空爲藏教,以不但空爲通教。法華玄義一曰:“叁藏二乘,明但空爲極。譬頗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僞。”
小乘人分析諸法時,但見空而不見不空,叫做但空。大乘菩薩卻說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但在空中自有不空之理,叫做不但空。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