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大日經疏?大日經疏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國百科全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大日經疏”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大日經疏”的解釋

  凡二十卷。善無畏(637~735)講解,一行(683~727)筆錄。又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大疏。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九冊。隨文解釋大日經七卷中之前六卷叁十一品。善無畏譯出大日經後,應諸方之請而講解大日經,一行筆錄之,遇有善無畏另作解釋之處,則記“阿阇梨言”,若屬一行自己之看法,則記“私謂”、“今謂”以資識別。所釋明快暢達,義旨無所不盡,特以具緣品以下,多用淺略深秘二重釋,頗能發揮本經奧旨。又于第六卷阿阇梨所傳曼荼羅之圖位,補說經疏之曼荼羅,以闡明大日經之主旨。全書多處引用大品般若、法華、華嚴、大智度論、中論、璎珞經、無盡意經、大般涅槃經、佛性論等,顯示作者學識之淵博。本書有再治本,題爲大日經義釋,十四卷,或謂由智俨、溫古等重新整理而成者,其內容與本書大同小異。本書之注書有大日經義釋演密鈔(遼·覺苑)等數十種。[宋高僧傳卷五、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一、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參閱“大日經義釋”76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大日經疏”的解釋

  (書名)善無畏叁藏爲玄宗皇帝講說本經。一行阿阇梨記之,異本有多種,據日本僧家言,現今存者唯二本,一爲日本弘法攜回本國者,有二十卷,稱爲大日經疏。一爲日本慈覺攜回本國者,有十四卷,稱爲大日經義釋。此二部大同小異也。大日經疏日本東密之學者,稱爲本疏,或謂之大疏,無畏疏等計二十卷,其中至第叁卷半,釋本經住心品之一品,謂之口疏,由是已下謂之奧疏。古來釋疏者,有口奧二疏之異,此以教相事相之二門異故也。其解釋吾國不多見,日本則甚多,如遍明鈔,指心鈔,口筆鈔,大疏鈔(又名宥快鈔),已上皆解口疏。妙印鈔,演奧鈔,皆解奧疏。

【中國百科全書】對“什麼是大日經疏”的解釋

  Darijingshu

  《大日經》的注釋書。有《本疏》、《大疏》、《無畏疏》等異稱。唐一行撰。通行本爲20卷。異本多種,卷數各不相同。崔牧在《大日經序》中說,一行在助善無畏譯畢《大日經》後,“重請叁藏和尚敷暢厥義,隨錄撰爲記釋十四卷”。一行臨終時命弟子智俨、溫古等改治疏文,更名《大日經義釋》。後因傳抄有異,經名、卷數遂有不同,理論上並無出入。據稱日本現存有兩種版本:一是弘法攜回的《大日經疏》20卷本,系東密專弘;二是慈覺攜回的《大日經義釋》14卷本,爲臺密所依。

  該疏爲一行的重要著作。由于他善釋經文,闡明教相和事相,對早期密宗理論體系有許多發揮。他視《大日經》爲統領一切佛教的經典,認爲該經第一、第二品貫串了全經主題,其余各品都是第一、第二品的演繹和引申。《大日經疏》詳釋善無畏所傳曼荼羅,即世稱胎藏曼荼羅。20卷中,第1卷至第3卷上半,釋本經《住心品》,謂之口疏,是統論全經大意,爲初學者所講說的教相。第3卷下半以下,釋本經《具緣品》至《囑累品》,謂之奧疏,專釋事相,未灌頂者不予傳授。

  《大日經疏》對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詳解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各點,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注明許多事相的作法與意義外,並發揚了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的精神,使密宗教理更趨完備。其注釋中國不多見,日本則甚多。主要有空海、信堅、圓仁、信日、覺阿、觀賢、濟暹、杲寶、賴瑜、宥快、信證、道範、宥詳、宥範等人的著作多種。(蘇淵雷)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大日經疏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