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大菩提心,乃求大菩提之廣大願心。大智度論卷四(大二五·八六上):“菩提名諸佛道,薩埵(有情)名或衆生或大心,是人諸佛道功德,盡欲得其心,不可斷不可破,如金剛山,是名大心。”十住毗婆沙論卷五(大二六·四一上):“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
(二)指方便心。即住諸法皆空之觀,度一切衆生而起大悲之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大二五·叁六叁上):“初發心名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名無等等心,入方便心中,是名大心。”[十住毗婆沙論卷五]
(叁)(1652~1728)清代曹洞宗僧。福建古田人,俗姓宋。世稱恒濤大心禅師。年十叁,依上生寺德協老人出家,受具足戒于黃檗虛白。後參谒鼓山爲霖道霈,二十余載方證心要,得嗣其法。康熙四十一年(1702),爲霖付以衣缽,囑師繼席鼓山。師敝衣粗食,勵苦操作,主湧泉寺二十七年,頗有百丈之風。雍正六年十月示寂,世壽七十七。著有拈古、懷古等頌行世。[增訂佛祖道影卷叁(虛雲)]
即大乘心,或大願心。 - 陳義孝編
作「大想」之心,參看「小想」。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