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斷道?斷道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斷道”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斷道”的解釋

  梵語praha^n!a-ma^rga。指能伏斷、離滅惑障之道力。又稱滅道、對治道。此“斷”非唯斷滅惑障,乃含有伏、證之義。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等四道中之無間道,即稱爲斷道

  依小乘俱舍論之說,斷道系指有漏及無漏之無間道,其中,見道唯是無漏,修道則通有漏、無漏二種。俱舍論卷十七(大二九·九一上):“道能證斷,及能斷惑,得斷道名,即無間道。”蓋證斷,即證得擇滅,斷盡煩惱而顯理;斷惑,即斷除煩惱。以無間道既可斷除能縛之煩惱,複于所縛之法上證得擇滅,故稱爲斷道。若于解脫道,則僅須“證”而無須“斷”。有漏道之斷,具有異熟果、等流果、離系果、士用果、增上果等五果;無漏道之斷不招異熟果,故僅具其他四果。又依俱舍論光記,斷道之斷有二意,即“所證之斷”與“能除之斷”。

  唯識宗則謂斷有叁義,即:(一)不續之義,謂由無漏道斷其種子,不令相續,又由有漏、無漏道之力,伏其現行,不令相續。(二)除害之義,謂由無漏道斷除煩惱、所知二障之種子,並依有漏、無漏道之力,阻礙二障之現行,不令生起。(叁)不生之義,謂體性能障法,不令生起。又斷道與伏道之區別,即斷道能永斷煩惱、所知二障之隨眠,有漏道及加行智絕非斷道;伏道能伏二障隨眠之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行,通有漏道、無漏道及加行、根本、後得叁智,隨其所應,能漸伏或頓伏惑障。蓋唯識宗主張有漏道與加行智僅能伏道而不能斷道,無漏道與根本智、後得智則既能伏道又能斷道。[俱舍論卷二十二、卷二十叁、卷二十四、成唯識論卷十、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斷惑”6562)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斷道”的解釋

  (術語)斷惑之道位也。如于見道斷見惑,于修道斷修惑。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斷道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