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戒?二戒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戒”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依諸條件之不同,戒律可二分爲如下十一種。(一)性戒與遮戒。前者戒性罪,後者戒遮罪。以之産生種種異名,稱舊戒與新戒、主戒與客戒、性重戒與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與離惡戒、性戒與離戒。[南本涅槃經卷十一、正法念經卷五十九、摩诃止觀卷四]

  (二)定共戒與道共戒。新譯作靜慮律儀與無漏律儀(道生律儀)。(一)定共戒,乃叁乘聖者發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惡之戒體。(二)道共戒,爲叁乘聖者發得無漏道,自契廢惡修善之律儀。于此,小乘有部與大乘唯識家所解不同。有部主張定共戒乃共色界有漏定,大乘則謂通于無漏、無色界;道共戒爲共依無漏道,此二戒皆爲隨心轉。(參閱“戒”2896)

  (叁)止持戒與作持戒。指于戒律之止惡、修善二類。(參閱“二持”204)

  (四)善戒與惡戒。又稱正戒與邪戒。(一)善戒指隨順世法、佛製,于身、口、意防非止惡。(二)惡戒指如牛戒、狗戒等邪見之戒法。[南本涅槃經卷叁十二、華嚴玄談卷四]

  (五)世間戒與出世間戒。又稱在家戒與出家戒。(一)爲五戒、八戒等。(二)爲出家者應受持之十戒、六法、具足戒等。[正法念經卷五十九、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天臺四教儀集注卷下末]

  (六)聲聞戒與菩薩戒。又作小乘戒與大乘戒、小戒與大戒。(一)聲聞戒爲小乘聖者受持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諸戒。(二)菩薩戒爲大乘菩薩所受持者,如十無盡戒、四十八輕戒等。[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

  (七)作戒與無作戒。又作表戒與無表戒、教戒與無教戒。(一)作戒,依諸種表業而受戒。(二)無作戒,爲已受戒而身得戒體。[南本涅槃經卷叁十二、大乘義章卷十]

  (八)權戒與實戒。又作粗戒與妙戒。乃天臺宗所談,(一)權戒爲權教所說之戒律,如“五、八、十、具”諸小乘戒,瑜伽、善戒諸大乘戒,皆是叁乘共門所持,藏、通二教界內卑淺之粗戒。(二)實戒乃實教所說之戒律,如梵網經中十重、四十八輕戒,獨爲別、圓二教與界外菩薩受持之妙戒。[法華玄義卷四下]

(九)事戒與理戒。又作隨相戒與離相戒。(一)事戒系受持叁業、四威儀等事相之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戒皆是。(二)理戒乃戒不見戒相,以安住空、假、中叁觀爲戒律,如圓頓大戒。[摩诃止觀卷四之一]

  (十)威儀戒與從戒戒。(一)威儀戒,雖受戒,唯外現威儀,但爲名利,欲受人尊敬。(二)  從戒戒,順從佛製,清淨叁業,內外相稱,如實受持戒行。[南本涅槃經卷叁十二]

  (十一)求戒與舍戒。(一)求戒系爲求叁有之果報而持戒。(二)舍戒乃舍叁有之果報,真實受持戒法者。[南本涅槃經卷叁十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名數)二種之戒也。各隨其所出而異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論)、威儀戒、從戒戒(涅槃經)、隨相戒、離相戒(華嚴經疏)、止持戒、作持戒(華嚴經疏)、性重戒、息世譏嫌戒(涅槃經)、邪戒、正戒(四教儀集注)等。四教儀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稱二戒,謂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論以五戒八戒稱二戒,謂之在家之二戒。見戒條。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出毗婆沙論]  一道共戒謂于見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道俱發。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叁晨所得。即是無漏戒也。(見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叁果也。無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二定共戒謂發得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定之時。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是名定共戒。此戒斷惑未盡。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出華嚴經疏]  一隨相戒隨即隨順。相即形相。謂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儀。是名隨相戒。二離相戒離即遠離。謂持戒之人。心無所著。則一切戒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是名離相戒。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出涅槃經]  一性重戒謂殺盜淫妄。皆性業也。不待佛製。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極重。是名性重戒。二息世譏嫌戒謂佛所製出家之人。凡世間治生産業。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應爲。以止世人之所譏诮嫌疑。是名息世譏嫌戒。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出涅槃經]  一威儀戒威儀戒者。謂受戒巳。惟務修飾容止。诳惑于世。蓋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二從戒戒從戒戒者。謂順從佛製。清淨叁業。蓋其內外相稱。不爲世事。但求真實利益。不要虛譽者也。(叁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出華嚴孔目]  邪淫妄語。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製。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二遮戒遮即遮止。謂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余之律儀。是名遮戒。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二戒”的解釋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製,誰犯了就有罪,如殺盜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許作,如飲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時候,自然能夠收伏身心,防止一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戒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