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世多嗔,所得今生之二種報。據法苑珠林卷七十載,二種嗔報即:(一)常爲他人求其長短,指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長短,而動辄得咎。(二)常爲衆人之所惱害,指因前世嗔惱衆人,令不安穩,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
[出法苑珠林] 一常爲他人求其長短常爲他人求其長短者。謂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嗔恨。故感今生被人伺求長短。動辄得咎也。二常爲衆人之所惱害常爲衆人之所惱害者。謂因前世嗔惱衆人。令不安隱。故感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也。 - 明·一如等 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關於菩提下聯系我們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