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宗?二宗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宗”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宗”的解釋

  (名數)法相宗與法性宗也。此爲大乘之宗別,華嚴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以萬法之生起歸于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爲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廣分別名義,故名法相宗。如深密經唯識論之所明是也。華嚴之大乘始教,天臺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當之。二、法性宗,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說之萬法,而顯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經,四論等之所明是也。華嚴宗五教中之終教已上,天臺之四教中別圓二教,八宗中之叁論宗當之。在竺土稱爲龍樹天親之二宗,中觀瑜伽之二宗,護法戒賢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無相大乘者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宗”的解釋

  (名數)即空宗與性宗。此于相宗之外,又于性宗中分別者也。就經論上而言,則般若經四論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則叁論已上,均顯寂滅之真性,宜統名性宗,然此中以陽破諸相爲主,而陰顯真性,直有顯示真性之二門,即遮诠與表诠之相違,前者名空宗,後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簡八宗,則叁論之一宗,正爲空宗,天臺以上爲性宗也。就經論言之。則于般若經四論等,破諸法,而顯如實際,實相等之真性者,是空宗也。楞伽經起信論等之初顯示如來藏,而說真妄和合之緣起者,是性宗也。此法性宗在竺土尚未開揚,梁朝真谛叁藏譯攝論起信論等,開攝論宗,由是始闡明之。華嚴之宗密,于原人論判大乘,一曰大乘法相教,二曰大乘破相教,叁曰一乘顯性教,禅源都序謂。一曰密意依性說相教,二曰密意破相顯性教,叁曰顯示真心即性教。其第一與第二、第叁,即爲相性二宗之判別,第二與第叁,即空性二宗也。然空性二宗之判別,殊爲不易,古來禅家講經家,往往混同之,動辄以遮诠之破相爲深,表诠之顯性爲淺。宗鏡錄叁十四,舉十異以判空性之二宗:一、法義真俗異。空宗未顯真性,僅以一切差別之相爲法,法是俗谛也。此諸法。以無爲無相無生無滅爲義,義是真谛也。性宗以一真之性爲法。以空有等種種之差別爲義。二、心性二名異。空宗目諸法之本原爲性。性宗多目諸法之本原爲心。叁、性宗二體異。空宗以諸法無性爲性。性宗以虛明常住不空之體爲性。性字雖同而體異也。四、真智真知異。空宗以分別爲知。以無分別爲智。知淺而智深。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爲智。以兼有理智而通凡聖之真性者爲知。知通而智局。五、有我無我異。空宗以有我爲妄。以無我爲真。性宗以無我爲妄。以有我爲真。六、遮诠表诠異。遮謂遣其所非。表者顯其所覺。又遮爲揀卻諸余。表乃直示當體。今時之人。均以遮言爲深,表言爲淺。故專重非心非佛無爲無相乃至一切不可得之言。良以遮非之詞爲妙。不欲親自證認法體也。七、認名認體異。空宗對于初學及淺機之人,只示以名。性宗對于久學及上根之人,忘言而認體。設有人問經雲:迷之即垢,悟之即淨,能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曰是心。是舉名而答也。愚者認名而不加推求。智者應問何者是心,考征其體也?答雲知即是心,指其體也。八,二谛叁谛異。空宗住有真俗二谛。性宗總有叁谛。以緣起之諸法爲俗谛。以緣起無自性諸法,即空爲真谛。以一真心體非空非色能空能色爲中道第一義谛。九,叁性空有異。空宗之有,即遍計依他之二性空,即圓成實性也。性宗,叁性皆具空有之義。遍計即情有理無。依他即性有相無。圓成即情無理有。十,佛海空有異。空宗謂佛,以空爲德。以無少法者爲菩提。性宗謂一切諸佛之自體。皆有常樂我淨,十身十智相好無盡也。性自本有,不待機緣。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宗”的解釋

  (名數)見二字部本條。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宗”的解釋

  [出翻譯名義]  一龍樹提婆宗龍樹。即南天竺國大名德比丘也。作大莊嚴大智度等論。號法性宗。明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闡提等皆當作佛。梵語提婆。華言天。即龍樹弟子。禀承其道。傳流于世。是爲龍樹提婆宗。(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二無著天親宗翻譯名義引叁藏傳雲。無著夜升睹史天宮。于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等論。專弘一切法相。號法相宗。天親乃無著之弟。相繼其道。傳流于世。是爲無著天親宗。(梵語睹史。又雲兜率。華言知足。梵語瑜伽。華言相應。)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宗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