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院中,朝參、晚參等爲日常行事,若臨時休止,即稱放參,後轉而特指休止晚參爲放參。據敕修百丈清規卷六坐參載,放參之製始于汾陽善昭,因汾洲地寒,不堪夜間坐禅之故。一般則于迎接貴賓、祈禱、普請、看誦、送亡等特殊行事時放參。又通知大衆放參所敲之鍾、鼓,分別稱爲放參鍾、放參鼓;所懸挂之揭示牌,稱爲放參牌。此外,進用晚餐(藥石)之時刻,恰與敲擊放參鍾之時刻相同,故亦稱晚餐爲放參飯。[禅林僧寶傳卷二十一、禅苑清規卷一赴粥飯、卷二上堂、卷叁首座、禅林象器箋叢軌門]
(雜語)禅林之語。住持有事故或臨時祈禱放免晚參(夜之坐禅也),是雲放參,即鳴鍾叁下,謂之放參鍾。見象器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