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梵衍那國?梵衍那國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梵衍那國”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梵衍那國”的解釋

  興都庫什山中之古王國,位于今阿富汗境內。梵衍那,梵名Ba^miyan  ,又作範陽、望衍、帆衍,現今多稱巴米安(Bamian)、巴米央、巴米羊。此國正當于健馱邏往睹貨邏、臾那之通路,其大都城依崖跨谷,生産宿麥,宜于畜牧,氣序寒烈,風俗剛犷。隋炀帝、唐太宗時曾來我國朝貢。西元前叁世紀,阿育王遣傳道師布教時,佛教傳入此國。其後,迦膩色迦王建立伽藍,佛教漸盛,雕造甚多之大石佛、洞窟,稱爲巴米羊石窟(約叁至七世紀開鑿),以東邊高五十叁公尺及西邊高叁十五公尺之兩佛像爲中心,鑿有數以千計

之石窟,主要爲石雕佛像,並殘存有部分壁畫、佛龛、天井飛天像,爲佛教美術重要遺迹之一。西元十叁世紀初,梵衍那國受成吉思汗征服,繼有回教徒入侵,佛教遂告衰亡。本世紀初,頗多考古學者至此發掘佛迹。[大唐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卷二、往五天竺國傳、隋書西域列傳、  A.  Foucher:  Notice  Arche/ologique  de  lavalle/e  Ba^miyan,  1923]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梵衍那國”的解釋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雲:梵衍那國,東西二千余裏,南北叁百余裏,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勢邑居。國大都城,據崖跨谷,長六七裏。北背高岩,有宿麥,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馬,氣序寒烈,風俗剛犷。多衣皮毼,亦其所宜。文字風教貨弊之用,同睹貨邏國。語言少異,儀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鄰國。上自叁寶,下至百神,莫不輸誠,竭心宗敬。商估往來者,天神現征,祥示祟變。求福德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王城東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鍮石釋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城東二叁裏伽藍中,有佛入涅盤臥像。長千余尺。其王每此設無遮大會,上自妻子,下至國珍府庫既傾,複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贖。若此者,以爲所務矣。臥像伽藍東南行二百余裏,度大雪山,東至小川澤,泉池澄鏡,林樹青蔥。有僧伽藍。中有佛齒及劫初時獨覺齒;長五寸余。廣減四寸。複有金輪王齒;長叁寸,廣二寸。商諾迦縛娑(舊曰商那和修。訛也。)大阿羅漢所持鐵缽,量可八九升。凡叁賢聖遺物,幷以黃金緘封。又有商諾迦縛娑九條僧伽胝衣绛赤色。設諾迦草皮之所績成也。商諾迦縛娑者:阿難弟子也。在先身中,以設諾迦草衣,于解安居日,持施衆僧。承茲福力,于五百身,中陰,生陰,恒服此衣。以最後身,從胎俱出。身既漸長;衣亦隨廣。及阿難之度出家也,其衣變爲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爲九條僧伽胝。將證寂滅,入邊際定,發智願力,留此袈裟,盡釋迦遺法。法盡之後,方乃變壞。今已少損,信有征矣。從此東行,入雪山,逾越黑嶺,至迦畢試國。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梵衍那國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