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va^yu-man!d!ala。爲大地四輪之一,乃世界之最底部。世界之成必先立于虛空之上,稱爲空輪,依此空輪而上生風輪、水輪、金輪,合稱四輪,四輪之上乃有九山八海。風輪其廣無數,厚有十六億踰繕那。其體堅密,假令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擊之,則金剛碎盡,而風輪無損。稱之爲輪,乃取其形橫圓、其體堅密之義。[俱舍論卷十一、卷十二]
(雜名)此世界之最下底,風輪下,虛空也,但准于後叁輪名之爲空輪,合爲四輪。俱舍論十一曰:“先于最下依止虛空有風輪生,廣無數,厚十六億踰繕那。”虛空者即空輪也,此空輪之上風輪生,風輪之上水輪生,水輪之上金輪生,上有九山八海。輪者取其形橫圓,且其體質堅實而名之也。俱舍論十二曰:“如是風輪其體堅密,假令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懸擊,金剛有碎風輪無損。”
四輪之一。見四輪條。 - 陳義孝編
瑜伽二卷十頁雲:自此以後,有大風輪、量等叁千大千世界,從下而起;與彼世界、作所依持。爲欲安立無有宮殿諸有情類。此大風輪、有二種相。謂仰周布,及傍側布。由此持水,令不散墜。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