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語。原指拭淨人糞之橛(即廁籌),臨濟宗爲打破凡夫之執情,並使其開悟,對審問“佛者是何物”者,每答以“幹屎橛”。蓋屎橛原系擦拭不淨之物,非不淨則不用之,臨濟宗特提此最接近吾人之物,以教斥其專遠求佛而反不知清淨一己心田穢汙之情形,並用以打破學人之執著。[五燈會元卷十五、無門關第二十一則、臨濟錄上堂]
(譬喻)拭人糞之橛之幹者。取至穢之意。屎橛又作廁籌、淨籌、淨木、廁簡子等。用之者印度之風。會元十五曰:“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雲:幹屎橛。”禅林集句曰:“不念彌陀佛,南無幹屎橛。”指月錄曰:“臨濟曰: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未證據者看看。有僧出問。濟曰:是幹屎橛。又僧問惟一:如何是道中人?曰幹屎橛。”按此即莊周所謂道在屎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