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gun!a。音譯作懼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景德傳燈錄卷叁有如下記載,梁武帝問于菩提達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蓋此僅爲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所謂真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論注卷上亦詳論虛僞、真實之二種功德。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爲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爲功德。”勝鬘寶窟卷上本(大叁七·一一中):“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廣喻爲海,稱功德海(梵gun!a -sa^gara ),其貴重如寶而謂功德寶(梵gun!a -ratna ),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莊嚴、功德林等多種名稱。[維摩義記卷一(慧遠)、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吉藏)](參閱“利益”2809)
(術語)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爲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爲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爲功德。”天臺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都叫功德。 - 陳義孝編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頁雲:功德者:謂我宣說諸清淨法,有無量門差別勝利。 - 朱芾煌
1.功能福德,善行之果報。2.「種類」的意思。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