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于江蘇(南京)。梁武帝天監元年(502),一說天監叁年,由武帝捐舍舊宅所建,時以觀音之像放光七日,故稱光宅寺。寺中安置金銅大佛。敕以法雲爲住持,並製定僧製。由于法雲于寺中講說法華經,該寺因此而名聞天下。天臺大師智顗于陳至德元年(583),亦居于此講說仁王經、法華經。于南朝梁、陳之時爲江南首屈一指之名刹。其後沿革不詳。[梁高僧傳卷十叁、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釋氏稽古略卷二]
(二)位于長安(陝西西安)朱雀街西之光宅坊。唐代儀鳳二年(677)建立。至武後長安二年(702),一說長安叁年,于寺中置七寶臺,故又稱七寶臺寺。寺中佛像雕刻精妙,有數尊爲日本東京博物館所收藏。[唐會要卷四十八]
(寺名)梁武帝天監叁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矶殿披露忏悔,親製願文,于本第立光宅寺,鑄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見稽古略二。又,長安光宅坊有光宅寺。唐儀鳳二年立。武後二年置七寶臺。見長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