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之行法。即觀心修行,鑒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觀法之行相。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谛: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此外,天臺圓教之行位“六即位”中之第叁位即是“觀行即”。
(術語)于心觀理而如理身行之也。又觀心之行法也。
1.先觀事理,然後起行。2.觀心的修行方法。 - 陳義孝編
于心觀理,而如理身行之,是曰觀行,又觀心之行法也。 - 明·楊卓
觀心之行法。即觀心修行,或指觀法之行相。唯識宗之觀行有二種,稱二觀行。一、尋伺,指推尋伺察。尋,即心對境所生起的粗猛推求之精神作用;伺,則爲細心分別之精神作用。謂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即以空、假、中叁觀觀之。二、真如,真即不僞;如即不異。指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見《宗鏡錄》卷叁十五。 - 于淩波居士著
先觀事理,然後起行,觀心的修行方法。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