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世尊于印度拘屍那揭羅城跋提河畔入滅之娑羅樹林。又稱白鶴林、白林、鹄林。據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所載,世尊入涅槃已,娑羅林乃垂覆寶床,遮蓋如來,其時娑羅樹慘然變白,猶如白鶴。即以世尊入滅時,娑羅樹變成白色,猶如白鶴,故有此稱。又因世尊于此林入滅,故“鶴林”一詞亦轉用爲“佛涅槃”之意。另據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一載,娑羅樹變白之原因有二說:(一)白色乃樹之死相,表示聖者之入滅。(二)白色爲色之本,即意謂佛之涅槃乃歸返其本。此外,後世對僧園亦稱爲鶴林,或稱鶴苑。[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摩诃止觀卷一上、卷七上、大般涅槃經集解卷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廣弘明集卷二十](參閱“娑羅樹”4079)
(地名)釋尊于娑羅雙樹間入滅時,樹一時開華,林色變白,如鶴之群居,故雲鶴林。涅槃經一曰:“爾時,拘屍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止觀一上曰:“始鹿苑,中鹫嶺,後鶴林。”同七上曰:“鶴林施化既足于榮枯中間,而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