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非因往世之業果致死,而系遭意外災禍死亡者,稱爲橫死。又作非時死、不慮死、事故死。共有九種,即:(一)得病無醫,(二)王法誅戮,(叁)非人奪精氣,(四)火焚,(五)水溺,(六)惡獸啖,(七)墮崖,(八)毒藥咒咀,(九)饑渴所困。[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佛說九橫經、虛空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
(雜語)非前世之業果,而命終,謂之橫死。有九種。
指自殺、被害或受意外災禍而死。《藥師經》:“救脫菩薩言:“阿難,汝豈不聞如來所說九橫死耶!是故教以咒藥方便。””該經所說九種橫死是:一、得病無醫,二、王法誅戮,叁、非人奪精氣,四、火焚,五、水溺,六、惡獸吞食,七、墮崖,八、毒藥咒詛,九、饑渴所困。因這九種原因致死的都屬于橫死。橫死屬于惡業招致的惡果。《宋書·柳元景傳》:“世祖嚴暴異常,元景雖荷寵遇,恒慮及禍……世祖崩,(江夏王)義恭、元景等並相謂曰:“今日始免橫死!””橫死一詞亦有用之于詩的,如唐·王建《空城雀》詩:“報得黃口莫啾啾,長爾得成無橫死!”(無名氏)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