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無余灰斷、焚身灰智。略稱灰滅、灰斷。即將肉身焚燒成灰,將心智滅除之意。亦即將身心悉歸于空寂無爲之涅槃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終目的之無余涅槃。據金光明經玄義卷上載,若斷盡叁界之煩惱,即可證有余涅槃,而焚身灰智則證入無余涅槃。
蓋小乘雖以無余涅槃爲真涅槃,然大乘則視之爲一種方便施設,須經八千六百四十二萬十千劫,而後于他方淨土蒙佛度化。[金剛仙論卷九、肇論、維摩經玄疏卷五、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叁之一、天臺四教儀]
(術語)謂二乘之人,斷叁界之煩惱後,入火光叁昧,燒身滅心,歸入空寂無爲之涅槃界也。是爲二乘最終之目的。輔行叁之一曰:“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說,故雲孤調。”四教儀曰:“若灰身滅智,名無余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二乘人斷了叁界的煩惱之後,便入于火光叁昧中,燒身滅心,而歸于空寂無爲的涅槃境界,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