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目見佛,耳聞法也。法華經序品曰:“見聞若斯。”
指人的感覺作用和認識能力。佛教認爲,人有“六識”。“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識、舌識和身識的作用,“知”是意識的作用。見《大智度論》卷四十。又如《佛報恩經講經文》:“防惡人,看險路,見聞覺知必嫉妒。”至于“見聞”一詞,更爲習見。通常指見到和聽到的,猶言耳聞目睹。如清·方朝《藐姑山》詩:“日月愁關鎖,風雷亂見聞。”亦指知識與經驗。如《老殘遊記》第十回:“我們從小讀詩,題目裏就有《箜篌引》,卻不知道是這個樣子,請先生彈兩聲,以廣見聞,如何?”在佛經上,“見聞”一般專指見佛聞法,如《法華經·序品》有“見聞若斯”之語。(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