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不與取?不與取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法相辭典、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不與取”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與取”的解釋

  梵語a-datta^da^na。十惡業道之一。謂他人不與而自取之。即指偷盜。禁製不與取,稱爲不與取戒,爲五戒中之第二戒。[大智度論卷十叁](參閱“十善十惡”46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與取”的解釋

  (術語)他人不與而自取即偷盜。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論十叁曰:“不與取者,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不與取”的解釋

  他人不與而自取,即偷盜之義。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不與取”的解釋

瑜伽八卷十六頁雲:雲何不與取?謂于他攝物,起盜欲樂,起染汙心,若卽于彼起盜方便,及卽于彼盜究竟中,所有身業。
二解  法蘊足論一卷九頁雲:于第二中,且何名爲不與取者?如世尊說:有不與取者,或城邑中,或阿練若,不與物數,劫盜心取,不離劫盜;如是名爲不與取者。何等名爲有不與取者?謂于不與取,不深厭患,不遠不離,安住成就;如是名爲有不與取者。何等名爲或城邑中?謂有城牆,周匝圍繞。何等名爲或阿練若?謂無城牆周匝圍繞。何名不與?謂他攝受,不舍不棄,不惠不施。何等名物?謂他攝受有情無情諸資生具,卽此名爲不與物數。何等名爲劫盜心取,不離劫盜?謂卽所說不與物數,懷賊心取,不厭遠離。如是名爲不與物數。劫盜心取,不離劫盜;是故名爲不與取者。卽于此中,何名不與?何名不與取?何名離不與取,而說名爲乃至命終離不與取邬波索迦第二學處?言不與者,謂他攝受有情無情諸資生具,不舍不棄,不惠不施;是名不與。不與取者:謂于他攝受諸資生具,起他攝受及不與想;複起惡心、不善心、劫心、盜心、執心、著心、取心、現前;依如是業,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勵,如是勇猛,如是門,如是路,于他攝受諸資生具,以執著取劫盜故思,舉離本處。由如是業,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勵,如是勇猛,如是門,如是路,于他攝受諸資生具,以執著取劫盜故思,舉離本處,名不與取。卽前所說邬波索迦,于不與取,能善思擇,厭患遠離,止息防護,不作不爲,不行不犯,棄舍堰塞,不拒不逆,不違不越;如是名爲離不與取。是故說名乃至命終離不與取邬波索迦第二學處。 - 朱芾煌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不與取”的解釋

未經允許而取。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不與取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