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基本思想之一。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淨土,應不執外修、不假外求,而以般若智慧,覺知自心真性即可達到目的之一種修行教義。即當下沖破煩惱生死之疑團迷雲,獨露一己本來面目,悟得覺體圓明之本源。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大四八·叁五六下):“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
蓋本來之自性,無形、無相、無根、無本、無住處,悟得此理,即是真知見,是時,已無異于佛,故稱見性成佛。禅宗將佛性與智慧均視爲人心所固有,因而不以讀經、坐禅、禮佛、戒律等修習形式爲重,而提倡修心爲成佛之行。[黃檗斷際禅師宛陵錄、圜悟佛果禅師語錄卷十六]
(術語)見見性項。
見性是見到一切衆生普具的佛性,此性即佛,名爲佛性,見自佛性者,當下與諸佛無異,禅家名之爲見性成佛。 - 陳義孝編
見性是見到一切衆生普具的佛性,此性即佛,名爲佛性,見自佛性者,當下與諸佛無異,禅家名爲見性成佛。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