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迦濕彌羅國?迦濕彌羅國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迦濕彌羅國”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迦濕彌羅國”的解釋

  迦濕彌羅,梵名Kas/mi^ra  ,巴利名Kasmi^ra  。又作羯濕弭羅國、迦葉彌羅國、個失蜜國。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羅地方之東北、喜馬拉雅山山麓之古國,即我國漢朝時所稱之罽賓。建國于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頃,經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無數窣堵波及支提,此系王統史所載與佛教有關之最早記事。另據法句譬喻經卷二惡行品之載,佛陀曾遣須漫羅漢持佛之發爪至罽賓之南,並于山中建佛圖寺。由于阿育王之傳道師末闡提(巴Majjhantika  )曾至此布教,其後領有此地之犍陀羅王迦膩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編纂大毗婆沙論,自此,此國研究阿毗達磨之風氣甚盛。其後佛教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再度興隆後成爲大乘佛教之一大根據地。于大集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皆可見到此地名。由此地入我國從事譯經之名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羅等。玄奘西遊至迦濕彌羅時,爲六叁○年,證之以王統史之記載,當時乃羯迦吒迦王朝(梵Ka^rkot!a  )之初祖杜拉巴瓦爾達納(梵Durlabhavardhana  )在位之時,玄奘甚受禮遇,且從該國之大德僧稱學習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聲明等。其時,鄰近之僧诃補羅、烏剌屍、半笯嗟、曷邏阇補羅等諸國均隸屬迦濕彌羅國。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唐僧悟空曾奉敕出使罽賓,而于此地滯留四年,其時當地尚有伽藍叁百余所,靈塔瑞像不計其數。其後,烏特帕拉王朝(梵Utpala,  855  成立)、前羅诃拉王朝

(梵Lohala,  1003  成立)、後羅诃拉王朝(1101  成立)相次在此建立王朝。十二、叁世紀之後,此地或淪入回教徒之手,或爲帖木兒所並吞,或受阿富汗所統治,經曆多番變遷,而于一八四六年成爲英國之藩屬。[宋高僧傳卷叁、大唐西域記卷叁、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五十叁、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參閱“罽賓國”6491)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迦濕彌羅國”的解釋

  西域記叁卷十叁頁雲:迦濕彌羅國,周七千余裏。四境負山,山極峭峻。雖有門徑;而複隘狹。自古鄰敵,無能攻伐。國大都城,西臨大河,南北十二叁裏,東西四五裏。宜稼穑,多花果。出龍種馬、及郁金香、火珠、藥草。氣序寒勁,多雪少風。服毛褐,衣白氎。土俗輕僄,人性懦怯。國爲龍護,遂雄鄰境。容貌姘美,情性詭詐。好學多聞,邪正兼信。伽藍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有四窣堵波。幷無憂王建也。各有如來舍利升余。國志曰:國地、本龍池也。昔佛世尊,自烏仗那國降惡神已;欲還中國,乘空當此國上,告阿難曰:我涅盤之後,有末田底迦阿羅漢、當于此地、建國安人,弘揚佛法。如來寂滅之後,第五十年,阿難弟子末田底迦羅漢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脫。聞佛懸記,心自慶悅。便來至此,于大山嶺宴坐林中,現大神變。龍見深信,請資所欲。阿羅漢曰:願于池內,惠以容膝。龍王于是縮水奉施。羅漢神通廣身,龍王縱力縮水,池空水盡。龍翻請地,阿羅漢于此西北,爲留一池,周百余裏。自余枝屬,別居小池。龍王曰:池地總施,願恒受供。末田底迦曰:我今不久無余涅盤,雖欲受請;其可得乎。龍王重請五百羅漢,常受我供,乃至法盡。法盡之後,還取此國,以爲居池。末田底迦、從其所請。時阿羅漢既得其地;運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藍。于諸異國,買鬻賤人,以充役使,以供僧衆。末田底迦入寂滅後,彼諸賤人、自立君長。鄰境諸國、鄙其賤種,莫與交親。謂之訖利多。(唐言買得)今時泉水已多流濫。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迦濕彌羅國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