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吉藏?吉藏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吉藏”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吉藏”的解釋

  (549~623)隋代僧。金陵人,俗姓安,名贳。祖先系安息人(胡族),後遷至金陵,故又稱安吉藏、胡吉藏。師叁、四歲時,隨其父谒見真谛,真谛爲師取名吉藏。後其父出家,法名道諒。師常隨其父至興皇寺聽法朗宣講叁論,七歲時(一說十叁歲)隨法朗剃度出家。法朗爲鸠摩羅什系統叁論教學之傳承者,故師專習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叁論之學。師十九歲初出講經,嶄露頭角,二十一歲受具足戒,聲譽日高。

  隋開皇元年(581),師叁十二歲,值法朗示寂,遂東遊至浙江會稽之嘉祥寺,專心講說著書,問道者千余人,講肆頗盛;又師爲叁論等書所作之疏,亦多于此寺完成,故後世稱師爲“嘉祥大師”。師除集叁論宗之大成外,並精通法華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

  開皇十七年八月,師致書天臺智顗大師,請其宣講法華之教。大業二年(606,一說仁壽二年,或開皇末年),炀帝下诏置四道場,師奉敕居于江蘇揚州之慧日道場,據傳師所著之叁論玄義,即于此時完成;後遷至長安日嚴寺,振道于中原。此外,並于各地講述諸經,以興隆叁論爲宗,故世稱叁論宗再興之祖。師曾與當時著名之叁國論師僧粲辯論,師應對如流,雙方征問往還四十余次,師最後取勝,聲譽隆顯一時。大業初年至隋末,師書寫法華經二千部。又造二十五尊像,竭誠禮忏,另置普賢菩薩像,與之對坐而觀實相之理。唐武德元年(618),高祖在長安選拔十大德,以統領僧衆,師亦在其列。此外,並應實際、定水二寺之請,兼務寺事。後移居延興寺。武德六年五月命終時,沐浴清淨,燒香念佛,著作“死不怖論”而入寂,世壽七十五。敕賜赙儀,葬于南山至相寺之北岩。



  師生平講說叁論一百余遍,法華經叁百余遍,大品經、華嚴經、維摩經、大智度論等各數十遍。門下俊才頗多,以慧朗、慧灌、智凱等最有名。著作甚豐,有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叁論玄義、大乘玄論、法華玄論、法華義疏等,尚有法華、涅槃、勝鬘、大品、金光明、維摩、仁王、無量壽等諸大乘經典之注釋書及略論。[續高僧傳卷十一、佛祖統紀卷十、釋氏稽古略卷二、叁大部補注卷一、淨名玄論略述卷一、中論疏記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吉藏”的解釋

  (人名)唐延興寺吉藏,原爲安息國人,其祖避仇移于南海,家于交廣之間。後,移金陵而生藏,年七歲,從道朗法師出家,有穎悟譽,具戒之後,聲聞轉高,陳桂陽王深欽奉之,及隋定南地,東遊而止于嘉祥寺,開皇末歲,炀帝置四道場于晉藩,引藏入慧日道場,優賞殊渥,藩王又置日嚴寺于京師,別延藏居彼,使振道于中原。及大唐興,高祖聞藏之聲望,優禮之,置于十大德之一,使之綱維法務。齊王元吉欽其風猷。以之爲師範,使屈居延興寺,俱交獻。武德六年五月,壽七十五寂。師顯揚龍樹提婆之旨,爲叁論宗之祖,以其先自安息國出,故曰胡吉藏。以居于嘉祥寺故稱爲嘉祥大師。所著經論疏凡數十種。見唐僧傳十一等。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吉藏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