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解脫?解脫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俗語佛源、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解脫”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梵語vimoks!a(音譯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譯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語vimutta或  vimokkha  或  vimutti。又作木叉、木底。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以能超度迷之世界,故又稱度脫;以得解脫,故稱得脫。廣義言之,擺脫世俗任何束縛,于宗教精神上感到自由,均可用以稱之。如從叁界束縛中獲得解脫,分別稱爲欲纏解脫、色纏解脫、無色纏解脫。由修習所斷煩惱之不同,可分爲見所斷煩惱解脫、修所斷煩惱解脫等。特殊而論,指斷絕生死原因,不再拘于業報輪回,與涅槃、圓寂之含意相通。

  佛教原以涅槃與解脫表示實踐道之終極境地,其後乃逐漸形成種種分類而加以考究。例如:有爲解脫(指阿羅漢|得解脫者|能明白了解心之作用,即勝解)與無爲解脫(涅槃),或性淨解脫(指衆生本具離煩惱之清淨本性)與障盡解脫(由于現實之煩惱汙染本來之清淨,故今斷其煩惱而得解脫),或心解脫(指心離貪愛)與慧解脫(以智慧觀照,而遠離無明),或慧解脫(阿羅漢未至得滅盡定者)與俱解脫(阿羅漢至得滅盡定者),或時解脫與不時解脫等二解脫。此外,另有煩惱解脫、邪見解脫等十解脫

  由耳聞佛法而得解脫,特名耳爲“解脫耳”。解脫味,意指解脫之真味,由于解脫之境地乃平等無差別,故又稱一味。以小乘佛教而言,得解脫最速需經叁生,故有“叁生解脫”之說。同時,稱如來爲真解脫(真實之解脫),稱阿羅漢爲一分解脫。一分解脫非真實究竟之解脫,蓋如執著于得解脫者,則將不饒益他人,故亦稱爲“墮于解脫深坑者”。[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五、顯揚聖教論卷十叁、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術語)梵曰木底Multi木叉。Mok&sdotblw;a譯曰解脫。離縛而得自在之義。解惑業之系縛,脫叁界之苦果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解謂離縛,脫謂自在。”華嚴大疏五曰:“言解脫者,謂作用自在。”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雲何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又曰:“但無憂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脫也。”又曰:“雲何解脫心?答無解脫心,亦無無解脫心,即名真解脫也。”傳心法要下曰:“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囗@又]涅槃之別稱。以涅槃之體,離一切之系縛故也。唯識述記一本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恒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俱舍論十八曰:“解脫涅槃,亦名無上。”大乘義章二曰:“涅槃果德,絕縛名脫。”同十八曰:“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爲解脫。又免羁縛,亦曰解脫。”梵語雜名曰:“解脫,梵語木底。”[囗@又]禅定之別稱。如叁解脫,八解脫,不思議解脫。脫縛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義章十叁曰:“八解脫者,名爲解脫絕下縛故。”注維摩經一曰:“什曰:亦名叁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脫。”[囗@又]五分法身之一。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別名。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系梵語Mukti或Moksa的意譯。《維摩诘經·佛國品》謂:“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脫。”從佛教的意義上說,解除妄想煩惱的束縛,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獲得自在,謂之“解脫”。唐代窺基大師對此有明確的解釋:“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恒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解謂離縛,脫謂自在。”(《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解脫,如唐·白居易《自覺》詩雲:“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解脫的內容是脫離生死苦海,如明·李卓吾《與周友山書》謂:“古人以有身爲患,故欲出離,以求解脫。”從脫離生死輪回的意義來說,“解脫”與“涅槃”的意義是相似的。佛教中關于解脫的說法很多。舉凡一切擺脫束縛、負擔、煩惱、痛苦者,均謂之解脫。今用解脫一詞,基本上是沿襲與引申了佛教上的意義。如:家用電器進入家庭,把人們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瑜伽八十二卷十一頁雲:此中解脫者:是永斷、離系、清淨、滅盡、離欲等、名之差別。自性者、謂粗重永害,煩惱永斷。訓詞者、謂能脫種種貪等系縛,故名解脫。又複世尊爲種種牟尼,說此以爲牟尼體性;故名解脫
二解  瑜伽八十叁卷十七頁雲:言解脫者:解脫一切生老等故。
叁解  瑜伽八十四卷六頁雲:言解脫者:由離貪故;一向安隱。于余煩惱,心得解脫
四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頁雲:雲何解脫?謂卽于此伏斷對治修習故;永拔隨眠。又雲:于非想非非想處、得離欲時,施設解脫位。故名解脫
五解  瑜伽八十九卷五頁雲:雲何解脫?謂起畢竟斷對治故;一切煩惱品類粗重、永息滅故;證得轉依,令諸煩惱、決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脫
六解  瑜伽九十二卷六頁雲:若心解脫、若慧解脫、皆名解脫。是愛、無明、根本雜染、勝對治故。 - 朱芾煌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前世間觀,可以輪回觀總之。出世間觀,亦可以解脫觀總之。蓋凡夫受輪回故,不得解脫,諸聖得解脫故,不受輪回。
  解脫者,自在之義。梵語木底木叉,譯作解脫,即離縛而得自在之義。解惑業之系縛,脫叁界之苦果也。故涅槃之體,離一切之系縛,得以解脫爲其別稱。禅定之德,系脫縛自在,亦得別受種種解脫之名號。故解脫者,可爲出世之總相也。 - 明·楊卓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解脫”的解釋

1.生死輪回的止息,不再有下一生。2.束縛的解除,如「于苦不得解脫」。3.定的異名,如「八解脫」,參看「八解脫」。3.「傾心于」,另譯爲「信解、勝解」,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獻身于」,如「解脫六處」。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解脫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