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夏竟、夏滿、夏解。自印度以來,僧團于每年雨季時舉行夏安居;而于雨季停止後,安居亦結束,稱爲解夏,意指解除夏安居之製。解夏之日,根據舊律所載,謂七月十五日;新律則謂八月十五日。此日亦稱自恣日,即于此日,衆僧群集,自行發露于安居期間所犯之過。另據四分律卷四十叁迦絺那衣犍度載,安居結束之日,應作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等四事。(參閱“安居”2398)
(術語)七月十五日(舊律)或八月十五日(新律),解夏安居之製也,又曰解製。此日行所謂自恣法。佛說解夏經,佛說受新歲經,佛說新歲經,說其法。歲華紀麗曰:“衆僧解夏。”禅苑清規解夏曰:“七月十四日晚,念誦煎湯,來日升堂,人事巡寮煎點,同結夏之儀。”